央視春晚的河南元素丨 “廟底溝之花”閃耀央視春晚
摘要:著名考古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劉慶柱認為:“在多元一體、滿天星斗的中華文明中,以三門峽廟底溝遺址命名的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是滿天星斗中最耀眼的恒星。 “廟底溝遺址是華夏文明有序傳承的有力證據,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
本報記者 王小萍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雪紅 本報通訊員 李晨濤
九州和氣滿庭芳,人間玉兔報春來。2023兔年央視春晚上,三門峽文物元素“廟底溝彩陶花瓣紋”驚艷亮相主舞臺,與現代舞美設計理念交相輝映,展開了一場跨越歷史的對話。
“爸!媽!快看那個漂亮的花瓣,我們在廟底溝仰韶文化博物館參觀時見過!”節目剛開場,三門峽酷愛歷史的中學生李晨昊一眼就看出,春晚舞臺設計靈感來源于仰韶文化。李晨昊表示,家鄉的歷史文化元素在春晚舞臺上的亮相讓他感到很奇妙,希望大家來三門峽感受仰韶文化的獨特魅力。
演播廳穹頂藝術裝置由四瓣花結構演化重構而成,既是根植于中華文明的美學創造,又是綻放著現代設計理念的創新呈現。這個創意取材自距今6000年至4800年前的廟底溝彩陶標志性的“花瓣紋”。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就曾提出:“花卉圖案彩陶,可能就是華族(即華夏民族)得名的由來。”
仰韶文化是早期中國文明的第一縷曙光。著名考古學家嚴文明曾提出中國史前文明的“重瓣花朵”格局,廟底溝文化中心區域的豫晉陜交界一帶,就是“花心”。著名考古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劉慶柱認為:“在多元一體、滿天星斗的中華文明中,以三門峽廟底溝遺址命名的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是滿天星斗中最耀眼的恒星。最早的‘中國’,應該就是從三門峽地區走出去的。”
“廟底溝遺址是華夏文明有序傳承的有力證據,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廟底溝仰韶文化博物館館長王宏民表示,要通過文物發掘、研究、保護工作,更好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創新利用好博物館這座“大學校”,講好中國故事、黃河故事,為堅定文化自信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張建福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