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縣:干群戮力同心抗旱保秋
摘要:在另一塊玉米地里,權寨鎮小店村黨支部書記周國宏仍在彎腰忙碌,水流緩緩滲入干裂的土壤。更令人動容的是,縣里調集消防車、灑水車組成“抗旱特遣隊”,將清冽的水源送到田間地頭,他們守護的不僅是眼前的莊稼、更是糧食安全的底線,是鄉村振興的希望!
駐馬店網訊(記者 許靜 見習記者 趙永濤)烈日炙烤著廣袤的田野,蜿蜒的田間小路上,一條條灌溉水管如銀蛇般星羅棋布,在焦渴的土地上編織著希望。
在西平縣五溝營鎮龍泉寺村八組,一群村民弓著腰,在烈日下揮汗如雨地修繕一口老井。他們的褲腿裹滿泥漿,汗水順著曬得黝黑的臉頰滾落,卻無人停下手中的活計。“能修好一口是一口,”一位老漢抹了把臉上的泥水,聲音沙啞卻堅定,“莊稼就是咱的命,不能眼睜睜看著它們干死。”
“這一晃就中午一點了,這塊地還沒澆完呢。”花生地里,李秋菊顧不上吃午飯,雙手緊握著水管,目光緊盯著干涸的土壤,“眼下最要緊的,是保住這些救命糧。”
與此同時,專探鄉趙高莊村的地頭上,機器的轟鳴聲打破了曠野的寂靜。隨著鉆桿不斷向大地深處挺進,又一眼新井即將噴涌出清泉。正在清理井口淤泥的鄉干部直起腰來,指著不遠處成片的玉米說:“這是今年鄉里打的第112眼井了。”他擦了擦額頭的汗珠,望了望萬里無云的天空,“老天爺不下雨,我們就自己找水。每多一口井,就多保住一片莊稼,多保住一份收成。”
8月5日,在權寨鎮郭莊村,村民王小兵的80畝花生長勢還算不錯。“這塊地已經澆了四遍水了,花生總算是保住了。”村黨支部書記陳勝堂扛著水管,黝黑的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在另一塊玉米地里,權寨鎮小店村黨支部書記周國宏仍在彎腰忙碌,水流緩緩滲入干裂的土壤。“天氣預報說明天有雨,可誰知道老天爺到底下不下?”他直起身,抹了把汗,“這年頭,靠天吃飯不行了,得靠自己。”
干群同心,其利斷金。這些奮戰在田間地頭的身影,沒有等待,沒有抱怨,而是用雙手和汗水,一寸寸澆灌著干渴的土地,守護著賴以生存的希望。
面對持續蔓延的旱情,西平縣委、縣政府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以“旱情就是命令”的責任擔當,迅速打響抗旱保糧攻堅戰。縣鄉兩級領導干部帶頭下沉田間地頭,農業技術專家組成“抗旱智囊團”,開展拉網式排查,為每一塊受旱土地“把脈問診”。鎮村干部日夜堅守一線,建立旱情日報機制,確保不漏一畝地、不誤一塊田。更令人動容的是,縣里調集消防車、灑水車組成“抗旱特遣隊”,將清冽的水源送到田間地頭,他們守護的不僅是眼前的莊稼、更是糧食安全的底線,是鄉村振興的希望!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