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仰韶文化考古又有重大新發現
摘要:靈寶北陽平遺址是鑄鼎塬遺址群中面積最大的一處仰韶文化聚落遺址,在遺址北部發現仰韶文化時期大型房址3座。近年的考古發現和研究表明,豫晉陜交界地帶仰韶文化中期社會復雜化明顯呈現,雙槐樹等遺址的發現則表明仰韶文化中晚期已初步進入文明社會。
10月20日,記者從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我省仰韶文化考古取得多項重大考古發現:靈寶城煙遺址發現了最早的帶回廊建筑、最早的墻壕并存防御體系;靈寶北陽平遺址發現了大量的炭化建筑木構件,可能使用了原始的榫卯結構技術……
近年來,在國家文物局大力支持下,我省考古工作者在“考古中國”中原地區文明化進程等項目框架下,對靈寶城煙、北陽平,以及澠池仰韶村、宜陽蘇羊、鄭州雙槐樹、南陽黃山等重要仰韶文化遺址進行發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新發現。
城煙遺址仰韶早期房址以半地穴式為主,周圍帶有回廊,為迄今發現最早的帶回廊建筑。在遺址中北部兩條壕溝之間發現有兩道平行的夯筑墻基,這種組合為同時期遺址中首次發現,應為最早的墻壕并存的防御體系,可能為早期城址的雛形,對城市起源、文明起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靈寶北陽平遺址是鑄鼎塬遺址群中面積最大的一處仰韶文化聚落遺址,在遺址北部發現仰韶文化時期大型房址3座。
其中F2保存較好,建筑形式為半地穴式,平面略呈弧角方形。該房址內保存大量種類豐富的炭化木構件,有的類似榫卯結構,為仰韶文化建筑遺存所獨有,對于史前房屋建筑屋架結構的復原研究等具有重要意義。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魏興濤說,在澠池仰韶村遺址、鞏義雙槐樹遺址、宜陽蘇羊遺址等也都不斷有重要發現。近年的考古發現和研究表明,豫晉陜交界地帶仰韶文化中期社會復雜化明顯呈現,雙槐樹等遺址的發現則表明仰韶文化中晚期已初步進入文明社會。(記者 陳茁 張體義 溫小娟)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