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三伏天釀醋忙
摘要:從端午制曲時“母曲”與麥粉的微妙配比,到踩曲時“中間松、四邊緊”的手感拿捏,再到封缸后“眼看手摸鼻子聞”的發(fā)酵判斷,每一步都是代代相傳的功夫。從東漢初創(chuàng)到明清鼎盛,這門古法釀造技藝不僅入選省級非遺,更讓“古井牌”伏陳醋獲得幾十項榮譽。
駐馬店網訊(記者 李玉榮 見習記者 余川)8月4日,驕陽下的正陽,地表溫度直逼40℃,位于正陽縣王勿橋鄉(xiāng)的河南省王勿橋醋業(yè)有限公司的廠區(qū)內,工人們正圍著四口大鍋忙碌著,金黃的小麥漿料在鍋中“咕嘟”作響。這里,正是河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王勿橋伏陳醋”的釀造現場。
曬場上,大伙分工明確,裝缸、加曲、攪拌、用特制泥巴封缸……汗珠砸在水泥地上瞬間蒸發(fā)。“越熱越出好醋!”50多歲的非遺傳承人、廠長翁澤彬抹了把汗,指著整齊排列的醋缸說。今年頭伏,他們一口氣新增了1000多口缸,總數突破3000缸。工人們三班倒,日夜不停地煮料、攪拌,最后用當地特制的泥巴仔細封缸,蓋上篾蓋。
車間一角,工人朱海濤正彎腰檢查曲塊。這位在廠里干了20多年的老匠人道出訣竅:“王勿橋的小麥顆粒飽滿,古井水配著才出味。”從端午制曲時“母曲”與麥粉的微妙配比,到踩曲時“中間松、四邊緊”的手感拿捏,再到封缸后“眼看手摸鼻子聞”的發(fā)酵判斷,每一步都是代代相傳的功夫。
據康熙年間《正陽縣志》記載,王勿橋醋“氣味芳醇、超山陜出品,并能療多病傷”。如今,這些深褐的伏陳醋仍要在地窖中陳放3至5年,經砂仁、肉桂等18味中藥調和,方能成就“酸而不澀、香而微甜”的獨特風味。
在王勿橋鄉(xiāng),以河南省王勿橋醋業(yè)有限公司為首,古街道上“家家有醋缸,空中飄醋香”的景象已延續(xù)了2000多年。從東漢初創(chuàng)到明清鼎盛,這門古法釀造技藝不僅入選省級非遺,更讓“古井牌”伏陳醋獲得幾十項榮譽。
夕陽西下,一口口封妥的醋缸排列整齊,甚是壯觀。翁澤彬望著滿院缸陣,眼里映著晚霞說:“這醋啊,是伏天的太陽曬出來的,是歲月窖出來的,更是咱的匠心焐出來的。”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