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不脫政策 摘帽不摘責任
摘要:蹲點采訪期間,筆者走訪了三門閘街道辦事處部分扶貧干部、貧困戶和已脫貧的群眾,有些是徘徊在脫貧邊緣的“臨界戶”,穩定增收脫貧很不容易,如果遇到大的變故返貧,重新脫貧更是難上加難;所以,只要還有一戶貧困戶或者一個人生活有困難,我們的扶貧干部就不能一勞永逸,要一對一結對進行幫扶。
□馮帥
筆者日前在汝南縣三門閘街道辦事處大新村蹲點采訪時參加了該辦事處舉辦的扶貧干部第一期培訓班。在培訓班上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脫貧不能脫政策、摘帽不能摘責任。培訓結束后,筆者感觸頗深。筆者所蹲點的三門閘街道辦事處大新村也于2018年成功脫貧摘帽。然而,脫貧摘帽后該怎么辦?我們的扶貧干部是應該沾沾自喜、居功自傲,還是應該加壓增責、奮力前行?
脫貧不能脫政策,摘帽不能摘責任。沾沾自喜、居功自傲顯然是不對的,我們要把脫貧摘帽作為新的起點,重整行裝再出發,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和中央關于脫貧攻堅工作的重大戰略部署,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加壓增責、奮力前行,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
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脫貧攻堅還要乘勢而上。有人說,脫貧摘帽了,扶貧干部是不是能松口氣了?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脫貧摘帽后我們不能有絲毫的松懈,要繼續完成剩余貧困人口脫貧任務,還要實現已脫貧人口的穩定脫貧,“硬骨頭”越來越難啃。蹲點采訪期間,筆者走訪了三門閘街道辦事處部分扶貧干部、貧困戶和已脫貧的群眾,有些是徘徊在脫貧邊緣的“臨界戶”,穩定增收脫貧很不容易,如果遇到大的變故返貧,重新脫貧更是難上加難;還有些是因病致貧,幫扶難度非常大。所以,只要還有一戶貧困戶或者一個人生活有困難,我們的扶貧干部就不能一勞永逸,要一對一結對進行幫扶。有就業意愿的,安排到企業就業,增加工資性收入;缺乏技術的,統一組織,免費提供技能培訓;有創業或發展產業意愿的,給予小額貼息貸款,或幫助貧困戶發展特色養殖、高效種植、家庭手工藝等致富產業,幫助其增加生產經營性收入;對符合民政政策的由民政局給予臨時救助或納入低保,符合殘疾人救助政策的給予生活補貼或護理補貼。
脫貧不能脫政策、摘帽不能摘責任,我們的扶貧干部還要持續加力,在新起點上不停歇,政策扶持力度一點也不能減,要繼續保持攻堅狀態,確保在既定時間節點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懈奮斗!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