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鐵血信仰照耀復興新程
摘要:現今,在楊靖宇將軍感召下,東北抗日聯軍將士用生命和熱血熔鑄的東北抗聯精神,已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在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上奮勇前進。
銘記英雄·不朽豐碑
白山黑水擎忠烈 家國萬里鑄英魂
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鐵血信仰照耀復興新程
記者 劉華山 張 錕
駐馬店市楊靖宇將軍紀念館內,楊靖宇將軍雄姿英發、躍馬揚鞭的浮雕令人震撼。 記者 王家恒 攝
楊靖宇領導確山農民運動。 (資料圖片)
楊靖宇將軍故居。 (資料圖片)
“抗日戰爭時期,在極其惡劣的條件下,楊靖宇將軍領導抗日武裝冒著零下四十攝氏度的嚴寒,同數倍于己的敵人浴血奮戰,犧牲時胃里全是枯草、樹皮、棉絮,沒有一粒糧食,其事跡震撼人心。”2020年7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考察時,這樣評價抗日將領楊靖宇的英雄事跡。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誕辰120周年、殉國85周年。站在歷史的重要節點上,我們懷著無比崇敬和深切緬懷之情,追憶這位偉大的抗日民族英雄,探尋他波瀾壯闊、氣壯山河的一生。
楊靖宇,原名馬尚德,字驥生,1905年2月13日,誕生于河南省確山縣李灣村一個農民家庭。在東北從事黨的地下工作時,化名張貫一,后來領導抗日武裝斗爭時,改名楊靖宇。
1919年,五四運動的浪潮席卷全國,正在確山縣高等小學讀書的楊靖宇積極投身其中,組織同學罷課、游行,聲援北京學生的愛國行動,成為當地學生運動的積極分子。這段經歷,不僅鍛煉了他的組織能力,更堅定了他救國救民的信念。
1923年秋,楊靖宇考入河南省立第一工業學校。在這里,他結識進步教師和進步青年,并接觸馬克思主義思想,革命理想愈發清晰。1926年,他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冬天,他受黨組織派遣回到確山,深入農村,發動群眾,成立農民協會,開展反對軍閥和土豪劣紳的斗爭。
1927年,楊靖宇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參與領導了確山農民暴動,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河南省第一個縣級革命政權——確山縣臨時治安委員會。從此,他將自己的一生與黨的事業緊密相連,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和民族解放事業不懈奮斗。
1927年秋,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后,根據中共中央八七會議精神,楊靖宇參與組織確山起義(劉店秋收起義),建立確山農民革命軍(后改名為豫南工農紅軍游擊大隊),并任總指揮。
確山起義,宛如一聲驚雷,打響了中國共產黨在河南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在黨的革命斗爭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這也是楊靖宇早期軍事實踐的開端,為革命火種的延續、革命隊伍的壯大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積累了寶貴的武裝斗爭經驗。
1928年春,楊靖宇受傷未愈,便毅然前往確山、信陽等地,從事秘密革命工作。其間,他三次被捕,卻始終堅貞不屈。脫險后,黨組織于1928年底派他前往上海黨中央學習,為日后的革命斗爭積蓄智慧和力量。
1929年春,楊靖宇受黨組織派遣赴東北,擔任中共撫順特別支部書記,領導工人運動。在東北期間,他又兩次被捕入獄,屢受酷刑,但他從未屈服,始終堅守著對黨和事業的忠誠與信念。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東北淪陷,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楊靖宇臨危受命,任中共哈爾濱市委書記,兼滿洲省委軍委代理書記。他積極組織和領導東北人民的抗日斗爭,在白山黑水間點燃抗日救國烽火,成為東北抗日戰場上的一面旗幟。
1932年11月,他被派往南滿地區,也就是吉林省磐石、海龍(今梅河口)、柳河一帶,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二軍南滿游擊隊,創建了以磐石紅石砬子為中心的游擊根據地。
1934年,楊靖宇整合17支抗日武裝,成立抗日聯合軍總指揮部,擔任總指揮。同年,他出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兼政治委員。1936年,他又擔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軍長兼政治委員、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政治委員。
楊靖宇率領東北抗日聯軍將士,在深山密林中建立眾多密營,制定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開展山地游擊戰。他嚴格遵循“支部建在連上”的原則,不斷加強東北抗日聯軍隊伍黨的領導和思想政治建設,打造堅強戰斗堡壘,凝聚強大戰斗力量,帶出一支有信仰、有組織、有紀律的鋼鐵之師。
正是由于楊靖宇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積極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不斷壯大東北抗日聯軍,從而極大牽制了侵華日軍力量,阻滯了日寇全面侵華步驟,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進程中,發揮了獨當一面、影響全局的戰略作用。
為加快全面侵略步伐,徹底撲滅東北抗日力量,日軍調集數倍精銳部隊,對東北抗日聯軍展開瘋狂圍剿。據檔案記載,1939年10月下旬到1940年2月23日,楊靖宇犧牲前的100多天里,他作戰多達47次。
1940年初,由于叛徒出賣,楊靖宇和部隊陷入了敵人的重重包圍。為了保存抗日有生力量,他多次命令同志們分兵突圍,而自己卻毅然選擇留下,堅守陣地,牽制敵人的進攻。
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省濛江縣附近,楊靖宇在饑寒交迫中與敵人周旋了5個晝夜,乃至孤立無援,陷于絕境。面對敵人的圍追堵截和威逼利誘,他視死如歸,頑強戰斗,最終彈盡糧絕,壯烈殉國,年僅35歲。敵人殘忍地將他斷頭剖腹,卻見其胃里一粒糧食也沒有,只有未能消化的草根、樹皮和棉絮。錚錚鐵骨讓敵人也心驚膽戰、聞之色變。
楊靖宇將軍犧牲后,黨和國家給予了崇高榮譽。他無愧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2009年,他被追授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2014年,他被列入全國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14年浴血奮戰,14年山河不屈。那時,東北抗日聯軍作為中國共產黨創建最早、堅持抗日時間最長、斗爭環境最艱苦的人民武裝,不僅打響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第一槍,也拉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長期艱苦卓絕的抗日斗爭,楊靖宇憑著忠誠于黨的堅定信念、勇赴國難的民族大義、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展現出堅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愛國情操、偉大的犧牲精神,在白山黑水之間、林海雪原深處挺立起不屈的民族脊梁。
現今,在楊靖宇將軍感召下,東北抗日聯軍將士用生命和熱血熔鑄的東北抗聯精神,已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在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上奮勇前進。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