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17項成果榮獲2020年度國家科技獎勵
摘要:河南省獲得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項目 主持項目3個 獎項以及等級: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項目名稱:平板顯示用高性能ITO靶材關鍵技術及工程化 獎項以及等級: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項目名稱:復雜地質條件儲層煤層氣高效開發關鍵技術及其應用項目名稱:智能...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 尹江勇 師喆)11月3日,黨中央、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我省再創佳績,共榮獲17項國家科技獎勵,包括3項國家技術發明獎和14項國家科技進步獎。
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與往年相比,2020年度我省在繼續保持較高獲獎數量和主持項目中獎率的同時,獲獎項目又顯現新亮點、新突破。
技術發明成果持續發力。2020年度獲獎項目中有3項技術發明獎,與2019年度持平,展現了我省原始創新實力的穩步增長。其中,由鄭州大學何季麟院士主持完成的“平板顯示用高性能ITO靶材關鍵技術及工程化”項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該項目建成了完善的ITO靶材研發平臺和生產線,生產的ITO靶材在國內首次成功應用于京東方高世代TFT線,完全可替代進口,解決了關鍵技術及制造“卡脖子”的問題。另外,中原工學院、安陽龍騰熱處理材料有限公司參與的兩個項目也獲得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高校“創新策源地”實力彰顯。由我省主持完成的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和3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主要完成單位包括鄭州大學、河南理工大學和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參與項目中也包括了中原工學院、河南工業大學等,充分展示了我省高校在科研創新領域的強勁實力,以及高校積極主導、參與科研成果產業化應用的可喜趨勢。
科研院所顯現創新能量。獲獎項目中,有3家研究所獲得4項國家科技獎勵。其中,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洛陽電光設備研究所參與完成的“天空地遙感數據高精度智能處理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和“面向機動平臺的高清晰精準光電探測關鍵技術與裝備”項目,分別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和二等獎;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參與完成的“玉米優異種質資源規模化發掘與創新利用”項目和省農業科學院植物營養與資源環境研究所參與完成的“主要糧食作物養分資源高效利用關鍵技術”項目,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表明我省科研院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
開放式創新結出碩果。2020年度國家科技獎勵三大獎項全部向外籍專家開放,最終由外籍專家主持或參與完成的獲獎項目有5個。其中,河南理工大學引進的加拿大籍專家曹運興主持完成的“復雜地質條件儲層煤層氣高效開發關鍵技術及其應用”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標志著我省開放式創新取得重大成果。
另外,在我省主持的獲獎項目中,第一完成人均是具有國際視野、站在科技前沿或產業高端的領軍人才,反映出我省高層次科技領軍人才隊伍在不斷壯大。
河南省獲得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項目
主持項目3個
獎項以及等級: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項目名稱:平板顯示用高性能ITO靶材關鍵技術及工程化
獎項以及等級: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項目名稱:復雜地質條件儲層煤層氣高效開發關鍵技術及其應用項目名稱:智能化地圖綜合與多尺度級聯更新關鍵技術及應用
參與項目13個
獎項以及等級: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項目名稱:高曲率液面靜電紡非織造材料宏量制備關鍵技術與產業化項目名稱:煤礦巷道抗沖擊預應力支護關鍵技術
獎項以及等級: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項目名稱:400萬噸/年煤間接液化成套技術創新開發及產業化項目名稱:天空地遙感數據高精度智能處理關鍵技術及應用
獎項以及等級: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項目名稱:食品工業專用油脂升級制造關鍵技術及產業化
項目名稱:高性能滾動軸承加工關鍵技術與應用
項目名稱:深部復合地層隧(巷)道TBM安全高效掘進控制關鍵技術
項目名稱:軌道交通大型工程機械施工安全關鍵技術及應用
項目名稱:面向機動平臺的高清晰精準光電探測關鍵技術與裝備
項目名稱:主要糧食作物養分資源高效利用關鍵技術
項目名稱:畜禽飼料質量安全控制關鍵技術創建與應用
項目名稱:玉米優異種質資源規模化發掘與創新利用
項目名稱:深部煤礦沖擊地壓巷道防沖吸能支護關鍵技術與裝備
此外,還有一個專項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河南日報記者師喆整理)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