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個比”中抓落實系列評論之一
摘要:比一比誰對中央精神吃得更透——在“五個比”中抓落實系列評論之一□ 河南日報評論員“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省委提出,各
比一比誰對中央精神吃得更透
——在“五個比”中抓落實系列評論之一
□ 河南日報評論員
“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省委提出,各地各部門要比一比誰對中央精神吃得更透、把握得更準,比一比誰的增長點多,比一比誰的綜合抓手多,比一比領導班子的整體合力和水平,比一比克難攻堅的戰斗力,形成狠抓落實的濃厚氛圍。“五個比”工作要求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有機統一、相互貫通,明確了狠抓落實的工作方法和務實重干的作風導向。“五個比”檢驗的是政治站位、發展本領、戰術策略、領導效能、精神狀態。省委就是要通過“五個比”,比出擔當盡責的精氣神,比出爭先進位的緊迫感,比出你追我趕的生動局面,以領導方式、思維方式、工作方式的轉變推動中央精神貫徹落實。
“思想走在行動之前,就像閃電走在雷鳴之前一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博大精深、內涵豐富,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根本指針,一經武裝頭腦,就有強大的凝聚力和動員力,一旦同頻共振,就有強大的穿透力和實踐力。很多同志說:每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講話著述,都像上了一堂大課,就像充了電、加了油,心里很亮堂,方向感更強了,知道怎么去做了。
“五個比”中,吃透精神是首要環節,吃透中央精神,才能知大勢、明方向,落實新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吃透中央精神,才能用活精神,才能將自身發展主動融入中央戰略布局,實現借風借力、乘勢而上。我省主動適應新型城鎮化潮流,大手筆規劃鄭東新區,十幾年建起一座現代化國際新城,以中心城市帶動區域城市競相發展,城鄉面貌為之一新;吃透中央精神,才能革故鼎新,突破思想和體制機制障礙,看準的事情大膽干,在把握規律中增強預見性,不斷提高開拓創新的能力。河南“無中生有”打造開放新通道,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連接歐美,輻射全球,中歐班列(鄭州)綜合指標全國領先,進出口總額穩居中部第一,走出一條內陸地區開放型經濟發展新路子……實踐證明,中央精神吃得透、學得好,事業就發展得更好,黨員干部的信心與干勁就更足。
但應看到,對照新時代的要求,有的同志還存在學習不到位、不深入的情況,理論武裝不夠仍是突出短板,有的地方滿足于會議開得早、材料報得快,對上級指示只當收發室、傳聲筒,雨過地皮濕。這些都是沒有真正吃透中央精神的表現。中醫講,痛則不通,通則不痛。對于中央精神,吃透方能貫通,貫通方能解痛,始終做到對習近平總書記的步伐步步緊跟,對黨中央決策部署聞令而動,讓落實“四個著力”、打好“四張牌”、縣域治理“三起來”、鄉鎮工作“三結合”等重大要求的成效越來越明顯。
吃透,就要學透。要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不斷發展的,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和著述又是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的,對講話和著述,既要“學新用新”,持續跟進學,加強對最新理論成果的學習貫徹,也要“溫故知新”,融會貫通學,探尋歷史軌跡,做到追本溯源,推動學習往深里走、往實里走、往心里走。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透了,在實踐中遇到困難時,工作打不開局面時,遇到新情況新問題時,就能從中找到方向、找到答案、找到勇氣,這就是真理的力量。
吃透,就要參透。要努力掌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學透精神,關鍵在于掌握運用其中的規律。比如,總書記常常強調底線思維,當我們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精神聯系起來時,面對全省轉型升級的緊迫任務,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和經濟下行的壓力,就會對底線思維、憂患意識有更深刻的認識,就會以更加務實的作風攻堅克難;總書記強調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干出來的,如果在頭腦中真正扎根了,就不會去搞那些花花哨哨的東西。
吃透,就要通透。要和實踐對接,做好“結合”“轉化”文章。思想的源泉在鮮活的實踐中。一具體就有特色,一結合就有特色。當前,我省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比較突出,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不盡相同,沒有現成的“模式”“套路”可以照搬,如何錯位發展、特色發展、科學發展,是擺在每個黨員干部面前的必答考卷。要強化問題導向,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找準因地制宜的突破點,切實回應群眾期盼的著力點,自身發展和服務大局的結合點,寫出個性鮮明、出新出彩、百花齊放的高質量發展“同題作文”。
“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吃透精神只是起點,說到底在于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下結合、知行合一,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各項決策部署上來,讓中央精神在我省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推動我省各項事業實現新突破、新提升。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