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人勤春來早,再期大有年
摘要:新華社杭州2月9日電題:人勤春來早,再期大有年新華社記者馮源“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或團圓歡宴,或出游賞景,
新華社杭州2月9日電題:人勤春來早,再期大有年
新華社記者馮源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或團圓歡宴,或出游賞景,勤勞的中國人,在春節這一中華民族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里,以各種方式歡慶佳節,分享收獲。
據傳統說法,五谷大熟,為大有年。大有年,豐收的年歲;大有年,人們的憧憬。
多少年來,“大有”激勵著一代代中國人辛勤耕耘,也造就了中華兒女勤勞務實的秉性。如今火遍全球的“種菜天賦”或是戲言,而沃野千里、梯田層疊卻確確實實來自胼手胝足的開墾;津梁通衢、高樓大廈更是實干興邦的見證。新中國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的偉大成就,就是中國人民勤勞、智慧與汗水的凝結。我們不指望恩賜和施舍,只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新年伊始,歲在己亥。在鴉片戰爭前的己亥年,詩人龔自珍寫下了充滿憂患意識的300余首《己亥雜詩》。而在新的己亥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三甲子的國運變遷昭示著我們,一個勤勞智慧的民族,要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需要付出何等艱辛的努力,而一旦走上這條康莊大道,又會寫就何等壯麗的詩篇。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節過后,我們又將背上行囊,邁出家門,走進春天,播撒希望。春天會有喜人的東風化雨,也有惱人的乍暖還寒。但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必將生發出磅礴的動力。只要我們凝心聚力,同心同德,抓住機遇,一步一個腳印,做好自己的事,就一定能夠收獲豐碩的果實,“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