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是為秸稈找出路
摘要:□ 李丹丹秸稈被廢棄或燃燒不僅污染環境,而且危害群眾健康和交通安全,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秸稈禁燒成了各級各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過去秸稈是農民家庭燃料、
□ 李丹丹
秸稈被廢棄或燃燒不僅污染環境,而且危害群眾健康和交通安全,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秸稈禁燒成了各級各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
過去秸稈是農民家庭燃料、家畜飼料的重要來源,而隨著農民的生活方式改變,對秸稈作為生活燃料的需求越來越少,一些農村出現了地區性、季節性、結構性的秸稈過剩。農民為了搶農時、省費用、圖方便,往往把秸稈在田里一燒了之。秸稈焚燒的危害眾所周知。從目前的秸稈開發利用經驗看,秸稈既可以變成肥料還田,也可變身優質飼料,還可用來發電及做成各種制品。但是,為何這樣可利用途徑眾多的秸稈還會被一些人付之一炬?這其中有環保意識、產業布局和回收利用成本等方面原因。比如,秸稈無論是還田做肥料還是運出加工,面臨最為棘手的問題就是秸稈的收集貯運難度大、成本高,加上農民收獲播種茬口緊、農村勞動力不足,對秸稈進行有效收集和利用的難度加大。
筆者認為,秸稈禁燒是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鄉村的客觀需要,而且秸稈還田還可以提高土壤的養分含量。做好秸稈禁燒工作,要在秸稈深加工上做文章,積極探索秸稈利用新途徑,因地制宜為秸稈找到更多好出路,讓秸稈綜合利用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