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盡力,把更多的大漠染綠
摘要: 新華社北京6月16日電 題:人人盡力,把更多的大漠染綠 新華社記者齊健 17日是第24個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曾經,幻想“點石成金”的人類盲目向山
新華社北京6月16日電 題:人人盡力,把更多的大漠染綠
新華社記者齊健
17日是第24個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曾經,幻想“點石成金”的人類盲目向山要地、向山要礦,大量破壞綠植和厚植綠色的土壤,加劇荒漠化擴展。今天,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停止破壞,修復綠色,人人盡力,“點石成綠”。
中國向荒漠化“宣戰”近40年來,開展三北防護林建設、風沙源治理、退耕還林還草等一系列行動。對生活在烏蘭布和沙漠、塞罕壩、右玉、策勒這些地方的“綠色衛士”來說,幾十年如一日,每天都是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現在,我們每年從荒漠和沙漠中救活4000多平方公里土地。治沙抗爭越往縱深推進,對科技的要求也越高。但是要想把大漠染綠,光靠科學家和少數“綠色衛士”是不夠的。
馬克思說過,文明如果是自發地發展,而不是自覺地發展,則留給自己的是荒漠。從全球范圍看,人類活動導致的土地退化依然威脅著約五分之二人口的生計。
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這背后需要付出極大的人力物力。生態文明的價值變革必須從最基本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做起。你的每一點節約,都意味著給防治荒漠化和干旱增加一點投入。
藍色海洋,綠色河流,青色山林,是地球的三原色,也是生活在鋼筋水泥城市里的人們天然想要親近的。但我們必須保持清醒,驕陽下靠噴灌存活的綠植不是常態,只是涂抹在地球表面的“護膚品”。
在沙漠穿梭過,才懂得珍惜,與荒漠斗爭過,才懂得敬畏。對普通人來說,想要遠離荒漠化和干旱就必須學會珍惜和敬畏。節約用水、減少木制品消耗、節約糧食……從日常小事做起,人人盡力,才能把更多的大漠染綠。
記住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不僅僅是記住這一天,而是要記住——設立它,是為了維護人類和所有物種的生存空間。從當下開始減少破壞和索取,正是為了有一天人類能夠忘記科幻電影里無邊的荒漠,永遠不再有“沙臨城下”的情景。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