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吹向世界的“中國風”
摘要:新華社記者閆亮鄭漢根又是一年新春佳節。闔家團圓,歡樂祥和,辭舊迎新……充滿喜慶的節日氣氛,表達著中國人心中最美好的情愫。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深入推進,
又是一年新春佳節。闔家團圓,歡樂祥和,辭舊迎新……充滿喜慶的節日氣氛,表達著中國人心中最美好的情愫。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深入推進,春節也早已走出國門,日益彰顯出“國際范兒”,成為“全球時刻”。
中國春節,全球分享歡樂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2018年春節前夕訪問中國。她和丈夫在訪問上海豫園時手拿“福”字的照片,成為中英網民熱議的話題。
迎春接福。新春佳節,寄托著人們對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期盼,是一個寓意歡樂幸福的節日,無疑也是世界各國共通的美好期盼。
伴隨春節臨近,各國媒體對春節的報道日益豐富深入,增添著節日的歡樂氣氛。
“春節是世界上最多姿多彩和充滿熱情的節日之一,它在全球掀起了慶祝熱潮。”英國《太陽報》刊發文章如此評價春節。CNN網站刊登文章,向網民推薦包括北京地壇廟會、舊金山唐人街等今年春節期間全球最有節日氛圍的去處。
普天同慶,歡樂與共。今年春節期間,“歡樂春節”活動將在全球超過130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座城市展開,中國風的“嘉年華”將為世界各地更多的人帶去歡樂。
中國春節,傳遞中國精神
“億萬人同時遷徙,只為一次團圓。”春節期間,中國人“史詩般”的遷徙,讓無數國際媒體嘖嘖稱奇。“過年回家”,這個全體中國人心目中最重要的“儀式”,體現著中國傳統文化對家庭價值的重視。
法國尼斯歐洲研究所學者喬治·佐戈普魯斯認為,中國人重視家庭理念,不僅對于中國構建和諧社會具有現實意義,對世界各國和睦相處也有啟示意義。
“春節是中華民族精神、文化、道德、價值觀和審美的傳承載體,是中華民族最大的親和力和凝聚力的源泉。”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認為。
從春節活動中,海外媒體和民眾也逐漸了解到中國年所蘊含的悠久歷史傳統和中國人所重視的價值理念。
春節期間,中國人祭祀祖先,體現著感恩先人、傳承文明的優良傳統;晚輩首先向長輩拜年送禮,體現著孝老尊長的文化傳承;從政府機關的團拜到民間的走親訪友,體現著中國人重視真情友愛、珍視鄉里和睦的傳統風尚。
春節,還彰顯著獨特的中國文化精神。以春天的開始作為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體現著中國傳統中“天人合一”的理念,蘊含著“參天地之化育”的博大情懷。
半島電視臺網站12日刊發文章《中國新年:歡迎狗年到來》,介紹春節的起源以及敬天祭祖、家庭團圓等傳統,指出這樣的傳統“代代相傳”“充滿故事”。
“中國春節蘊含著中國文化的精華:親情友情、對自然的感恩與崇敬、追思先人和重視傳統的莊重等等,這些對相隔遙遠并在另外一種文化形態中生活的阿根廷人而言,都具有積極的啟發意義。”阿根廷國立薩爾瓦多大學中國研究專家瑪雅·巴羅索說。
中國文化,親和融通世界
從美國紐約“藝術中國匯”到加拿大渥太華“冰上龍舟節”,從埃及開羅廟會到英國特拉法加廣場巡游,這些當地民眾慶祝中國年的保留節目已延續多年。
從中東到北美,從歐洲到拉美,春節文化超越文化、地域、宗教的差別,融入不同文明背景的人群之中,演繹著中外文化的交流融通、共鳴回響。
2016年春節期間,英國廣播公司播出系列紀錄片《中國新年:全球最大的盛會》,以親情、歡樂為基調,講述了發生在中國廣袤土地上的春節故事,感動了億萬觀眾,也引發外國觀眾共鳴。伯明翰城市大學媒體理論教授斯蒂芬妮·弗雷莫說,紀錄片體現了東西方在文化上的相似點。
“歡樂、和諧、對話、共享”,海外“歡樂春節”所倡導的理念,體現出的正是中國文化的精神。新時代中國向世界貢獻的中國智慧,展現出的東方理念,正是著眼于全球共同的發展繁榮、世界各國的和睦相處。
四海一家,天下大同。中國文化以其海納百川的底蘊,和諧萬邦的情懷,親和融通整個世界,為世界帶來更多和平與吉祥。(閆亮 鄭漢根)
責任編輯:df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