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卻的紀念
摘要:□鄭 剛 4月14日,下夜班,已是凌晨時分,翻看手機,一條“駐馬店小伙李到信深圳救火犧牲”的微信映入眼簾,頓時睡意全無,看畢,熱淚盈眶,迅速轉發、點贊、評
□鄭 剛
為什么要特意突出農民英雄呢?因為,筆者有一個心結:前年,我們新蔡縣有一位農民,孫子掉進井里,為了救孫子,他頭朝下,盡力、盡力、再盡力,拼盡全力抓住孫子的手。不知道努力了多久,也不知道怎樣用盡最后一絲力量,他緊緊地扣住孫子的手腕,一秒一分一刻一時一夜,直至血液凝固、筋骨固化成雕塑也沒松手。老人就這樣去世了,孫子卻得救了。看了新聞,筆者只記得我們天中大地有這么一位農民英雄。我不知道這位農民英雄姓什么叫什么,但他倒掛井口、手拉孫子的高大形象一直浮現在筆者腦海中。筆者覺得,這樣的形象,應當樹立在我們每個天中人的心中。
我們知道,軍人、警察、工人因公犧牲,是烈士,是英雄,但農民犧牲了,也就犧牲了,鮮有被授稱號、被紀念的。農民的壯舉,同樣義薄云天,同樣令人敬仰,他們身上有更多的善良與質樸,有更多的優秀品德;農民的壯舉,同樣不能忘懷,同樣值得頌揚,他們也是撐起民族脊梁的大英雄,他們也是鑄就民族靈魂的大寫的“人”。
我們曾經遺憾,有一些農民英雄沒有留下姓名;我們曾經遺憾,一些農民英雄被我們忘記了。但是,李到信,這位從天中走出來的農民英雄,這位在深圳勇赴火海、以身殉職的保安,我們再也不能忘記,我們一定要通過我們記者的新聞眼,捕捉到李到信——我們的農民兄弟的光榮事跡,用我們的筆,蘸著我們對農民的情懷,將天中大地上最偉大的一群人——我們可愛的農民兄弟的高尚情懷,大聲地告訴天中人民,告訴列祖列宗:李到信,無愧于農民這一偉大的字眼;李到信,是駐馬店的驕傲,為駐馬店爭得了無上榮光;李到信,配得上天中英雄稱號。
《天中晚報》不惜用多個版面宣傳李到信的英雄事跡,弘揚李到信的可貴精神。論影響力,《天中晚報》是河南省十佳報紙,在省內業界赫赫有名;論發稿時機、版位,正值市兩會召開,緊挨兩會消息,宣傳效果、社會效果俱佳。
如此宣傳報道農民英雄,我們覺得:值!
我市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市,800多萬人口,長年在外務工人員有200多萬。這200多萬農民兄弟,是我市大多數農民家庭的頂梁柱,也是我們建設美麗駐馬店的生力軍。正是有他們的辛苦拼搏,我們的家園才更美麗更和諧;正是有他們的勤勞善良,我們駐馬店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才越來越高。李到信是駐馬店人的杰出代表,宣傳李到信的事跡,是媒體的責任。作為媒體人,我們有義務讓天中英雄的形象在天中大地上廣為流傳;宣傳李到信,就是宣傳駐馬店,就是宣傳駐馬店200多萬長年務工人員,就是宣傳800多萬淳樸善良的天中人民。
如果問:誰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我們有理由說:是我們可愛的農民兄弟!
斯人已去,豐碑在心;好人之城,英雄輩出。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