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車,中國制造的世界海拔
摘要: 【品牌背后的故事】 有這樣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坐標,橫軸是時間,縱軸是時速:2006年,200~250公里;2008年,300~350公里;2010年,486.1公里;2011年,500公里,2014
【品牌背后的故事】
有這樣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坐標,橫軸是時間,縱軸是時速:2006年,200~250公里;2008年,300~350公里;2010年,486.1公里;2011年,500公里,2014年,605公里……為這個坐標繪出美麗曲線的正是中國裝備制造業的翹楚——中國南車股份有限公司。它的每一次突破都是對“中國速度”與“中國創造”的加冕。因為它的創新,中國裝備制造業的技術拉近了與全球頂尖技術的距離;因為它的存在,“中國制造”成了飛馳在世界各國鐵路線上最耀眼的風景。
6年走完發達國家40多年的路
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公司廠區內,一列銀灰色超速試驗列車停放在廠區的鐵軌上,該列車曾于2014年1月創下605公里/小時的試驗室速度,打破了法國高速列車TGV在2007年創造的574.8公里/小時的世界紀錄。
速度是對裝備技術水平和集成能力的綜合檢驗。從2004年起,歷經十年自主創新,中國南車研制形成了覆蓋不同速度等級,適應不同運營需求的高速列車譜系化產品。實現了從高鐵技術“追隨者”到“領跑者”的轉變。
創新之路從無坦途,中國鐵路有其獨特的國情路情,這就決定了原封不動地照搬國外現成技術根本行不通。如何破解?中國南車選擇了兩條路徑,一是技術上堅持“以我為主”;二是創新上要“先人一步”。
“要在技術合作中牢牢把握住自主權,在消化吸收的同時進行自主創新,牢牢掌握核心技術,為自主創新打下了堅實基礎。”中國南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昌泓道出其中深意。
“先人一步”,就是要超前謀劃,始終走在技術的前面。當年在引進消化吸收時速200公里動車組技術的同時,南車四方公司就啟動了自主研發時速300~350公里動車組項目,并快速掌握了高速動車的核心技術,研發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CRH380A動車組。這輛世界上運營時速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綜合性能最好的高速列車使我國高鐵從此有了自主品牌,也成為一張“中國創造”的國際名片。
創新已深深融入中國南車的血脈。中國首列時速500公里更高速度試驗列車、首列基于永磁電機牽引的永磁高速動車組、世界首列氫能源有軌電車……6年的時間,中國南車走完了發達國家軌道交通裝備企業近40年的發展之路,其后,便是不斷的自我超越與實現引領。
創新之源在敬業奉獻
2014年6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了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中國南車以352.26億元列第52位,居機械行業第一位,成為中國最具價值機械行業品牌。
品牌的背后是中國南車人責任、敬業、精益求精的企業品格。
美麗的流線型CRH380A一亮相,就“驚艷”世界。但很少有人知道,為了給它設計“頭型”,中國南車的研發團隊付出了多少心血。先是通過32個設計變量和200次模型優化設計出20種列車頭型,接著又進行了17項75次仿真計算,確定了5種備選頭型,最后又分別進行了19個角度、8種風速的風洞氣動力學實驗和3種風速、4種編組的風洞噪聲試驗,完成了22項樣車試制,CRH380A才最終成為今天飛馳在京滬、京廣線上為全國人民熟悉的模樣。
在動車核心部件變流器的研發過程中,年過五旬的南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首席專家忻力不分晝夜地坐在電腦前,盯著屏幕上的上千張圖紙反復研究。核心技術攻克了,忻力的視力也從原來的0.8下降到0.2,過去300度的眼鏡換成了700度。醫生說,恢復視力已不可能,再發展下去有失明危險。忻力卻笑著說:“沒關系,就是失去一只眼睛也要實現高鐵技術突破。”
“每個人都要對自己所做的工作負責任,公司實行實名制作業,大到部件安裝,小到線路連接,全部實現責任可追溯。”南車一位基層員工告訴記者。
除了“高速”和“重載”,南車已經意識到綠色智能將是高鐵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儲能式列車可將制動剎車時的動能回收85%以上;中低速磁浮列車在城區穿行,發出的噪聲即便駕駛室前方數米遠的斑鳩也感覺不到;最新一代時速350公里中國標準動車組正在研制之中,全力建立中國高速列車標準體系,創建中國品牌。更加智能,更加綠色,中國南車在技術創新上的不斷攀登無疑讓人們看到了中國由“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的光芒。
世界版圖隨軌道延伸
要讓全世界都認可你的高鐵產品,僅有速度是不夠的,南車人的做法是讓責任與速度同行,過硬的產品和誠信的服務才是其打開國際市場的“敲門磚”。“向全球提供高品質產品,讓中國高端制造立得住、叫得響。”鄭昌泓指出。
2014年3月,南車株機公司打敗西門子、龐巴迪等國際巨頭成功與南非國營運輸公司簽訂了約21億美元機車銷售合同。“相同的品質南車的價格更低,但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能夠根據業主要求提供‘量身定制’的產品,以及跟隨動車一塊兒‘走出去’的24小時維修保養服務。”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道。
在鄭昌泓眼里,中國企業“走出去”不僅僅是硬邦邦做生意,更是對彼此間文化的認同與尊重。南車出口到馬來西亞的動車組產品不僅采用了馬來虎的頭型設計,設計了專用的女士車廂,還特別設立了用于伊斯蘭教民眾祈禱的禱告室。
主持并參與制定了59項高鐵國際標準;產品出口到全球84個國家和地區,整車進入到準入門檻最高的歐洲市場。從無到有,由點到面,中國南車的世界版圖正隨著軌道而延伸。
(光明日報記者 溫源)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光明網-《光明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