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茵還要綠蔭 要解毒不要火爐
摘要: 姚晶連日來,全國大部分地區出現極端高溫天氣,不斷飆升的高溫氣候已成熱害,導致中暑事件頻發,僅上海就有10余人非職業性中暑死亡;曾經的四大火爐城市遭遇激烈“競爭”,用中央氣象臺預報員宋英杰
姚晶
連日來,全國大部分地區出現極端高溫天氣,不斷飆升的高溫氣候已成熱害,導致中暑事件頻發,僅上海就有10余人非職業性中暑死亡;曾經的四大火爐城市遭遇激烈“競爭”,用中央氣象臺預報員宋英杰的話來說,“沒有41℃,你都排不進前十位”。“人和烤肉之間,只差一撮孜然;和扇貝之間,只差一頭大蒜……”網友的這句調侃雖然很夸張,但形象地表明了今年夏天太陽的火熱程度。
有人曾在幾日前一個正午時分進行了一次測量,濃密的樹蔭下和陽光直射的馬路上,溫度相差接近10℃。城市高溫原因眾多,我們無力一一探究,但是受困于高溫中的人們,能夠在此實例中切身感受到樹蔭的重要。此時,特別期待城市能夠有更多的大樹,幫人們抵抗“高溫”。
伴隨著城市化推進,這些年馬路越來越寬,樓宇越建越高,街頭綠地多了,街心公園多了,路邊的鮮花多了。但行道樹的減少,也是不爭的事實。城市綠化主要以增加城市美觀為目的,有綠茵而無綠蔭,大大削弱了城市對于高溫的抵御能力。急功近利的城市綠化不僅種植大量華而不實的樹種,而且大都喜歡草坪,放棄大樹,甚至把很多高大的樹木砍掉騰出地面來種草,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城市的高溫,草坪的生態效益和大樹相比,也差了很多。據了解,城市的公共用地種植綠草如果換成樹木,整座城市吸附二氧化碳的能力還將大大提升。
小時候沒有空調的夏夜,一個院里的居民三三兩兩端杯涼茶、手拿蒲扇或坐在木椅上、或躺在竹床上,聚集在樹蔭下納涼避暑,閑聊私語,很是愜意……想起這些,筆者就懷念那些居民院里枝繁葉茂的大樹和那些遮風擋雨、遮陽蔽日的城市行道樹。
從前的林蔭綠道已成回憶,在“熱島效應”成為城市通病的今天,無論是市中心還是郊區新城,樹蔭都少得可憐,市民一出家門就是熱力四射、毫無遮攔的“陽光大道”。這樣的環境遇到高溫天氣,讓人怎能忍受。筆者在此呼吁,還我大樹、還我清涼,還我氧吧、還我健康。為讓一些光禿禿的路段有綠蔭、有清涼,明年春天一定記著城市也要多種樹。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