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觀電商“假價格戰”
摘要: 商德柯 自淘寶網去年舉辦“雙11”活動以來,電商促銷就成了常態。用“三天一小促、五天一大促”都無法形容國內電商網站促銷的頻繁。 今年入夏以來,電商網站就像持續上升的溫度一
商德柯
自淘寶網去年舉辦“雙
今年入夏以來,電商網站就像持續上升的溫度一樣,在燥熱的環境中又上演了一場規模空前的促銷大戰,幾乎所有一線的電商網站都參與了這場“戰役”,波及到了絕大部分的網購用戶。各大電商紛紛宣稱以超低折扣促銷,動輒砸幾個億回饋消費者。但價格戰中虧損的是供應商,折扣也是供應商提供,電商作為平臺方反而在利用促銷節大把賺錢。
事實上,“假價格戰”歷來是各大電商網站之間一個心照不宣的潛規則,大家攜促銷共同刺激市場,而且也因為市場足夠巨大,最終大型電商不但不會互相擠死,反而會實現多贏。那回歸本質,我們來思考一下“假價格戰”為什么會層出不窮?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無利不起早的促銷大戰。電商所有的促銷活動歸根到底原因可以總結為兩個字——利益!公開的統計數據顯示,一線的電商網站在促銷日網站流量和銷量都可以實現一倍以上的增長。而且通過大戰可以迅速地積攢人氣,提升品牌影響力。
甩庫存的無奈之舉。自去年以來,國內一線服裝企業都遇到了銷量遇阻的難題。電商促銷讓銷量滯緩的國內企業看到了一絲曙光,遂紛紛和電商網站合作,展開各類美其名曰“讓利消費者”實則甩庫存的活動。電商網站擔當的都是平臺性質的角色,折扣和虧損都讓供應商來承擔,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渠道為王的殘酷性。
搶占市場奠定行業地位。往往一場價格大戰過后,各大網站都會對外宣稱戰績。中國人都有從眾心理,數據的多少能影響到消費者對平臺的選擇。電商價格戰也會擠掉或淘汰掉一批中小網站,而且也會抬高電子商務行業的準入門檻,造成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局面。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