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電話卡遇上公交卡
摘要: 張勇 隨著手機、網絡聊天軟件的普及,筆者在我市街頭看到曾經風光無限的街頭公用電話亭成為擺設,用戶越來越少,電話卡市場也隨之萎縮。筆者認為,公用電話眼下遭到冷遇,無人問津,除了溝通途徑增多等因
張勇
隨著手機、網絡聊天軟件的普及,筆者在我市街頭看到曾經風光無限的街頭公用電話亭成為擺設,用戶越來越少,電話卡市場也隨之萎縮。筆者認為,公用電話眼下遭到冷遇,無人問津,除了溝通途徑增多等因素外,與其一成不變的使用方法有著密切關系。
街頭公用電話作為城市必備的公共設施,除去聯絡的功用,還肩負著作為文明城市重要指標的重擔。如何既能發揮街頭公用電話的作用,又能減少資源浪費,成為擺在有關部門和通信運營商面前的一道難題。
據了解,2012年開始北京街頭使用公用電話的人漸漸多了,在一些交通樞紐、商貿中心附近還出現了消失多年的排隊打公用電話現象。原來,這些公用電話經過運營商升級技術、改造網絡后,增加了支持公交卡支付的功能,消費者可用公交卡直接撥打電話,國內長途(不含港澳臺地區)和市話每分鐘僅需0.1元,操作簡單便捷、通話清晰穩定,電話屏幕上還能動態顯示卡內的余額。
電話卡能與公交卡結合,具有乘車、打電話等諸多功能,一卡在手,免去了臨時購買電話卡的麻煩。為了吸引更多的市民使用公用電話,運營商還可推出免費撥打114查號臺問路、查詢、預訂等服務的優惠。公交卡和街頭公用電話相結合,既培育了市場又方便了市民生活,也為城市基礎通信設施維護、更新提供了原動力,讓數字城市建設見到實效,可謂一舉多得。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