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大戶”豈能參與環境公益訴訟
摘要: □屈正州 根據目前正在審議的環保法修正案草案的規定,環境公益訴訟主體將只限定為中華環保聯合會一家。中華環保聯合會采取企業、個人兩種會員方式。而在這些企業會員中,很多都是曾被曝光的&ldq
□屈正州
根據目前正在審議的環保法修正案草案的規定,環境公益訴訟主體將只限定為中華環保聯合會一家。中華環保聯合會采取企業、個人兩種會員方式。而在這些企業會員中,很多都是曾被曝光的“污染大戶”。(
中華環保聯合會作為準官方的全國性環保組織,有著自身的組織優勢和專業優勢,但將提起環境公益訴訟全權授予這樣一個單一主體及其地方分支機構,排斥其他更多環保公益組織的積極參與,中華環保聯合會能否有效承接紛繁復雜的環境公益訴訟案件,履行好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職責,確需打一個問號。
更讓有憂慮的是,中華環保聯合會自身的組織形式。按照該聯合會的規定,其企業會員按照繳納會費的不同,成為該聯合會從一般會員單位到主任委員單位5個不同級別的會員。這些企業會員中,很多都是曾被曝光的“污染大戶”。
中華環保聯合會既與這些污染企業有著如此深厚的“綠葉對根的情誼”,當空氣、飲水、土壤等遭受這些會員企業的侵害時,中華環保聯合會會拋開與它們的利益糾葛,為了維護公共利益而義無反顧地起訴這些污染企業,讓其為無良行為付出法律的代價嗎?
就現實語境而言,這種可能性可謂微乎其微。環境公益訴訟作為為維護環境公共利益而提起的訴訟,其訴訟主體無疑應保持獨立性,不在訴訟過程中摻雜任何私利,不與任何涉嫌危害環境安全的企業有利害關系,這樣才能保證訴訟的公平性、正義性。就此而言,中華環保聯合會顯然不具備這樣的資格。
常言道,拿人手短,吃人嘴軟。中華環保聯合會一方面為了維持自身的運行向會員企業收取會費,另一方面又要回應民眾的利益訴求,將污染企業推上法庭,無論如何,這都是難以想象的。私利所系,指望中華環保聯合會為民主持公道,豈不是一種苛求?
環境公益訴訟關乎民眾的切身利益,立法確定訴訟主體需要多多傾聽民意呼聲,讓真正熱心致力于環保事業的公益組織擔當起這份沉重而光榮的使命。
《民事訴訟法》規定:“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這樣的規定,原本拓寬了環境案件中原告的主體資格范圍,現在卻要由一個自身“不清不白”的組織來壟斷訴訟主體資格,它能否履行好維護社會公益的使命,讓人質疑。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