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讓高考變成博命游戲
摘要: □嚴輝文 因為高考落榜,四川崇州一個小村莊的復讀生楊媛,先是用小刀割靜脈,后又吞下3顆農藥磷化鋁藥丸自殺,20歲的青春永遠凋零在大學夢里。(7月3日《中國青年報》)又是一個不應該發生的悲慘故事,
□嚴輝文
因為高考落榜,四川崇州一個小村莊的復讀生楊媛,先是用小刀割靜脈,后又吞下3顆農藥磷化鋁藥丸自殺,20歲的青春永遠凋零在大學夢里。(
又是一個不應該發生的悲慘故事,其中有青春和成長的印記,有死亡之神不期而至的殘忍,有普通家庭和草根學子的夢想和期待,也演繹著悲劇發生發展的共同一幕……
每當高考結束,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類似上述新聞中的人生悲劇,則在不經意間上演。除了楊媛的不幸故事之外,我們還看到,有女兒高考失利,父親拉著女兒去跳河的;有高考沒過一本線,絕食3天拒不填志愿的。種種悲劇表明,在沒有條件出國留學的平民家庭,落榜的人壓力依然很大。
誠然,高考是人生一場重要的考試,但它畢竟只是一場升學考試,為什么竟成了一場博命的游戲?
社會悲劇的背后總有社會原因,我不想再去扯什么制度來墊底了。不過,我們的教育本身,確實彌漫著一種“成者王侯敗者寇”的邏輯。有一種提法叫“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很早就開始為孩子去拼搶最優質的教育資源;有一個戰術叫“培優”,不給孩子喘息的機會,除在學校的十年寒窗苦讀之外,還通過校外力量加壓;有一場戰役叫“題海戰役”,這是用時間、汗水、淚水澆灌的成績單;有一種情結叫“名校情結”——你是博士、碩士,你所畢業的學校是211、985嗎?你的第一學歷是重點大學嗎?甚至還要追溯,你中小學的出身可靠嗎?
這是一種由社會壓力倒逼著的人生狀態。種種社會壓力最終都會變成家庭壓力,所有壓力的末端是孩子們稚嫩的肩膀和尚未足夠成熟的心靈。到了高三,就是壓力爆棚的時候,節節練、天天考、周周排名,然后2月調考、3月調考、4月調考。這些“磨你”考試讓師生們不得安寧,卷入考試流水線鏈條的每個考生所面臨的壓力恐怕不小于李娜在溫網賽場上的壓力。而所有壓力的時間結點和出口,似乎都在高考成績放榜這一天。
考試前,學校充斥著魔鬼訓練加不切實際的虛妄口號,諸如什么“沒有高考,你玩得過富二代嗎”、“沒有高考,你贏得過官二代嗎”,什么“血狼精神,與我同在”,或者“今日瘋狂,明日輝煌”,再不就是“志與天齊,挑戰極限”之類的。高考是否會出現人生真正的命運轉機,是否真的會一考定終身,且不細論,單是某些口號就充滿戾氣,為無處安放的失敗青春埋下了伏筆。
高考發榜之后,媒體鐘情的是“狀元”們,其報道和宣傳的字里行間都洋溢著“人生得意須盡歡”的快樂,透露著贏者為王的霸氣。學校也忙不迭地進行各種高考總結,渲染著“同類學校第一名”之類的豪情。此時,向隅而泣的是爹不疼娘不愛的落榜生,他們只能靠自己的意志療傷,鮮見學校和社會組織提供心理疏導。
既然全社會已經把高考變成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那又為什么沒有配套措施來撫慰失敗者的心靈?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