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使用公筷成為習慣
讓使用公筷成為習慣
李丹丹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既是對公眾生活方式的檢驗,也是對健康習慣的重塑。從疾病預防、公共衛生角度而論,使用公筷、分餐進食是切斷傳染源的有效途徑,也是降低公共衛生安全風險的必要手段。因此,使用公筷并非生活小事,而是關乎公共安全和全民健康的重要環節。尤其是春節期間,親朋好友聚餐可能增多,做好分餐制、使用公筷這些餐桌上的“小細節”,至關重要。
根據世衛組織統計數據表明,食源性疾患的發病率居各類疾病總發病率前列。而在疾病的各類傳播途徑中,唾液是最主要的途徑之一。聚餐時不使用公筷,為病毒、細菌、微生物的傳播打開了方便之門。比如,家庭式病例中常見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多為筷子“零接觸”所致。因此,我們要從日常細節做起,在親朋聚餐、家人用餐時,自覺使用公筷,養成文明就餐良好習慣,防止“病從口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
餐桌細節非小事,一筷一勺見文明。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養成,非一日之功,要落實在日常生活中。親朋相聚、同桌合食是國人的傳統飲食習慣,也正因為如此,一些人認為用公筷太見外,私筷取菜,大家圍在一起吃飯更顯得親近,還有的人認為用公筷“太麻煩”“不習慣”,這些成為影響使用公筷的主要因素。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加強對健康生活方式的宣傳,提升公眾的自我衛生意識,增強健康衛生理念,讓公眾認識到使用公筷是對所有用餐者的保護和尊重,自覺做餐桌文明的踐行者,讓使用公筷成為一種文明新風尚。
責任編輯:王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