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軍人鄭治成 身殘志堅實現養殖夢
摘要:2013年3月,活雞價格降到每斤5元左右,這讓鄭治成看到了商機,他果斷借錢從市場上收購了4600多只成品雞,放在山坡上散養,疫情得到控制后,雞肉價格飆升,鄭治成以每只雞60元的價格銷售一空,終于拿到了進入養殖業的第一桶金。
鄭治成在牛舍里喂牛。
記者張新理文/圖
退伍后不失軍人本色,他選擇自主創業;身體殘疾但自強不息,他堅守自己的養殖夢想。
11月24日,在泌陽縣下碑寺鄉曹莊村的一處山坡上,大病未愈的養牛專業戶鄭治成感慨地說,這片山坡承載著他兒時的夢想,從曾經的放牛娃到現在的養牛大戶,再到定下帶動鄉鄰脫貧致富新目標,回想起一路的辛酸歷程,甜大于苦。
1998年11月,鄭治成從部隊轉業回到家鄉在駐馬店市從事酒店行業,由于沒有經驗很快就失敗了,不得不南下深圳打工,從一個酒店老板變成酒店廚師。在部隊鍛造的做事風格深受雇主信任,但優厚的待遇難敵鄉愁縈繞,鄭治成最終還是回到了家鄉泌陽縣下碑寺鄉創業。
2010年,懷揣多年積蓄的鄭治成踏進他一直想從事的養殖業。當年,從南陽市引進1萬多只鴨苗,開起了養殖場,精心飼養了幾個月后發現鴨子怎么也長不大,經多方咨詢后鄭治成才意識到自己上當受騙了,辛苦攢下的10多萬元錢就這樣打了水漂。
不服輸的性格很快讓他走出了養殖失敗的陰影,又從銀行貸款引進270頭豬仔,由于不懂養殖技術,導致豬仔全部死亡,不但沒有成功反而欠下一大筆外債。鄭治成又一次遭受到毀滅性打擊,為此痛不欲生,曾一度產生輕生的念頭。
2013年3月,活雞價格降到每斤5元左右,這讓鄭治成看到了商機,他果斷借錢從市場上收購了4600多只成品雞,放在山坡上散養,疫情得到控制后,雞肉價格飆升,鄭治成以每只雞60元的價格銷售一空,終于拿到了進入養殖業的第一桶金。
當年,鄭治成建起了牛舍,成立了泌陽縣下碑寺宏業養殖專業合作社,引進了10頭母牛,通過繁殖規模不斷擴大,公牛養成后賣掉,母牛則留下來繼續繁殖。通過6年的發展,鄭治成的養殖技術不斷提高,收入也越來越高。還清外債后的他愈發自信,也真正看到了希望。
養殖成功了,又一個災難降臨在他的頭上。2017年4月,48歲的鄭治成因腦梗死被送進了醫院,經醫生全力搶救命算保住了,但落下了半身不遂的后遺癥。經市、縣有關部門鑒定,鄭治成肢體構成二級殘疾。出院后的鄭治成邁著蹣跚的步子依然每天出現在他的養殖合作社,發展養殖業的熱情不減。
11月24日,采訪時鄭治成告訴記者,他的養殖事業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每年下撥的專項資金為他提供了堅強的保障,省、市有關部門還授予他“河南省十佳科技致富帶頭人”和“駐馬店市農村實用人才”榮譽稱號。“只有把養殖合作社辦得紅紅火火,為國家的扶貧事業添磚加瓦才是對家鄉和政府的最好回報。”鄭治成說。
山坡還是那個山坡,改變的是增添了一排排標準的牛舍,里面100多頭牛膘肥體壯,8名貧困戶員工每天清糞、趕牛出舍曬太陽,忙碌的場面成了這片山坡另一道風景。
目前,鄭治成的宏業養殖專業合作社除了為貧困戶提供工作崗位外,還大量收購秸稈草料,僅此一項就為周邊群眾每年增加收入20萬元以上。“我自己掙錢還不算成功,還要帶著大伙兒一塊掙錢。”鄭治成向記者道出了他的初心,“下一步,利用政府下撥的農業畜牧養殖項目資金擴建牛舍,帶動周邊群眾加入合作社,為他們提供資金、技術,共同致富。”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