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良種添彩“一帶一路” 在中亞種植面積近800萬畝
摘要:項目主持人、河南科技學院王清連教授說。鄭州航空港實驗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鄭州—吉隆坡跨境電商專線的開通,填補了鄭州跨境電商出口東南亞貨運航線的空白,增加了鄭州到東南亞的網上和空中“絲綢之路”。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 尹江勇 實習生 周玉琴)“感謝河南給我們帶來了這么好的品種和種植管理技術,讓我們的合作農戶收入增加了30%。”8月26日,記者在河南科技學院看到一封來自吉爾吉斯斯坦的信,落款為阿優集團賈拉拉巴德州棉花加工廠負責人買蘭別克。
記者了解到,吉爾吉斯斯坦目前已大量種植了來自河南的玉米、棉花等良種農作物,平均增產40%以上,受到了當地農民、企業的廣泛好評。
吉爾吉斯斯坦土地資源和光熱資源充足,是傳統的棉花、玉米種植區,但品種老化、管理粗放,產量低下,迫切需要引進現代種業技術。
河南棉花、玉米產量居全國前列,種植技術和品種優勢明顯,但受環境資源限制,育種成果難以進一步擴大效益。
一邊迫切要“引進來”,一邊急著要“走出去”。
2016年,河南科技學院承擔了省重大科技專項“面向中亞五國的棉花玉米現代種業技術示范與產業化”,積極促進河南農業融入“一帶一路”。
以吉爾吉斯斯坦為試點,河南科技學院先后選育“百棉”“中棉”系列棉花品種和“百玉”系列玉米品種17個,并最終篩選出了8個適宜在當地規模化制種的耐旱、耐鹽堿、高產優質品種。經過種植試驗及示范,使當地玉米增產44.4%,棉花增產42.85%。
帶來效益的同時,兩地合作也逐漸向深處拓展。“我們與當地聯合建立了農牧業科技示范中心和農作物育種基地,構建起種子營銷推廣體系,并設立研發中心,起草制定10項地方標準,申請發明專利6件。”項目主持人、河南科技學院王清連教授說。
“采取公司+農場主模式,建立棉花玉米千畝聯繁制種樣板田,通過示范帶動,與當地農場企業建立聯繁種子生產基地2700余公頃,使當地玉米、棉花制種產量比3年前平均水平提高35%以上。”參與項目的河南百農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焦濤如介紹。
吉爾吉斯斯坦經濟部副部長埃利達爾·阿利舍羅夫表示,中國農業技術不僅為吉國經濟注入了強勁動力,也帶動了農業技術的進步,改善了當地民生。
隨著吉爾吉斯斯坦試點的成功,河南良種逐步走進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在更為廣袤的中亞土地上結出碩果。該項目已累計在中亞推廣種植了360萬畝棉花和430萬畝玉米。
省科技廳副廳長夏培臣表示,該重大專項的實施,使“河南農業”在中亞國家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顯著提升,有力助推了“一帶一路”建設。
新聞1+1
鄭州—吉隆坡跨境電商貨運包機首航
(河南日報記者 楊凌)8月27日8時50分,一架經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海關申報、裝載著約20噸跨境電商包裹的順豐貨機,從鄭州機場起飛去往馬來西亞吉隆坡。這標志著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新開辟的鄭州—吉隆坡跨境電商專線貨運包機首航成功。
據悉,該航班去程的出口跨境電商貨物主要是在東南亞兩大電商平臺Shoppe和Lazada售賣的小包,返程進口貨物主要是社群跨境電商團購的東南亞水果、海鮮等產品。該航線往返班期計劃為每周三班,由B757-200F型全貨機執飛,預計每年可為鄭州機場帶來近8000噸的貨郵吞吐量。
鄭州航空港實驗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鄭州—吉隆坡跨境電商專線的開通,填補了鄭州跨境電商出口東南亞貨運航線的空白,增加了鄭州到東南亞的網上和空中“絲綢之路”。未來相關業務理順之后,還將增加鄭州至印尼、泰國的包機線路。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