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地震謠言離不開“識謠教育”
摘要: 重磅聲音□潘洪其信息傳播途徑和手段豐富多樣,虛假信息傳播更為便利,通過權威機構和主流媒體發布、傳播的“大道消息”是充分可靠的。公眾要學會通過信息來源和
重磅聲音
□潘洪其
信息傳播途徑和手段豐富多樣,虛假信息傳播更為便利,通過權威機構和主流媒體發布、傳播的“大道消息”是充分可靠的。公眾要學會通過信息來源和信息傳播渠道“過濾”信息。即便信息內容看起來無懈可擊,只要信息來源和傳播渠道不權威、不確定,也不應輕易相信并隨意擴大傳播。
公安部12日發布消息,九寨溝縣7.0級地震發生后,少數網民在互聯網上散布地震謠言信息,嚴重影響社會秩序,引發社會恐慌。公安部迅速部署四川、陜西等地開展查處工作,現已依法查處一批借機編造傳播謠言信息的網民。其中假冒“中國地震局四川分局”名義散布謠言的網民陳某某、殷某某,假冒“中國地震臺網”名義造謠的金某某等4人已被依法處以行政拘留。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謠言傳播從一開始就不是特別猖獗,正如有媒體總結的那樣,以往有時是“當真相還在穿鞋,謠言已經跑遍半個世界”;這次地震后則是,真實信息很快跑贏了謠言。
究其原因,一是因為權威部門及時、全面發布專業信息,大大壓縮了地震謠言存在和蔓延的空間。二是公眾識別謠言的能力也在不斷增強,“謠言止于智者”的現實效果越來越明顯。
打擊地震謠言需要雙管齊下。一方面,職能部門和主流媒體要及時、全面發布權威專業信息,以最優勢力量和最快速度占據信息傳播主渠道,同時對造謠傳謠者及時予以查處,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包括追究刑事責任。另一方面,要面向全社會進行常態化的“識謠教育”,幫助公眾提高識別謠言、戳穿謠言的意識、能力和技巧。
從實體上講,“識謠教育”重點要教會公眾從信息內容入手,善于發現其中的模糊可疑或虛假不實之處。網友從信息發布機構“中國地震局四川分局”斷定其發布信息必為謠言,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打擊地震謠言離不開積極有效的“識謠教育”。只有公眾的“識謠”能力不斷提高,不信謠、不傳謠和主動辟謠才能成為越來越廣泛的社會自覺。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