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隱私面單”還是難防“內鬼”
摘要: 快遞“隱私面單”還是難防“內鬼”□敬一山阿里巴巴旗下菜鳥網絡近日宣布,在經過西部地區試驗后,該網絡已聯手主要快遞公司,在全國范圍內推廣&ldqu
快遞“隱私面單”還是難防“內鬼”
□敬一山
阿里巴巴旗下菜鳥網絡近日宣布,在經過西部地區試驗后,該網絡已聯手主要快遞公司,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隱私面單”服務,未來網購用戶收到的包裹面單上,手機號碼不再完整顯示。
相信很多網購過的人都曾擔心,自己的姓名、地址、電話清清楚楚地印在快遞盒上,要是落在別有用心的人手上,豈不是很大的安全隱患?但網購已經是無法抗拒的潮流,為了便利,安全的顧慮也就只能拋諸腦后。現在快遞公司能主動意識到這個問題,并且嘗試“隱私面單”這樣的做法,自然值得鼓勵。只不過,細細一推敲,還是覺得目前推行的“隱私面單”,不過是看上去很美,實際效果存在很大疑問。
從相關新聞的介紹來看,“隱私面單”分為上下兩聯,上聯是快遞員用來和客戶聯絡的,下聯屬于客戶聯。而隱去號碼的,只是下聯。也就是說,這樣解決隱私泄露的問題其實很有限,不過是消費者接到商品想扔快遞盒時,可以不用特地撕掉面單,以防止別人看到信息。但從過去的泄密案例來看,通過廢棄快遞盒找消費者信息的并不多,更常見的情形是“內鬼”
如今年2月的一起案件,就是一個離職的快遞員,將手中私下扣留的快遞單存根賣給他人,導致3000多條客戶信息泄露。而類似的案件,近幾年在全國很多地方都出現過。快遞公司的快遞員或者其他能接觸到客戶信息的職員,把客戶信息進行了打包售賣。這種“內鬼”才是信息泄露的最大隱患,而這種隱患很難通過“隱私面單”來消除。
把客戶聯的電話號碼隱去,能避免更多人接觸到核心信息,多少也能起到一點保護作用,讓消費者在拿到商品時,感受到快遞公司對隱私保護的重視。但挑剔一點說,這種“隱私面單”的公關意義大于實際意義。如果真要切實保護消費者隱私,快遞企業有必要和快遞員簽訂更嚴格的保密協議,加大對“內鬼”的打擊力度。
《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2016》顯示,4.8億網購用戶中,超過半數網購用戶遭遇過個人信息泄露,相當多的用戶因信息泄露遭遇騷擾或受到網絡詐騙。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