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看黃金周“擁堵”
摘要: 光明網評論員:沒有例外,擁堵再次成為黃金周首日的絕對主題詞。 根據國家旅游局發布的國慶假日旅游市場信息報告,國慶長假首日,全國鐵路迎來客流量高峰,發送旅客
光明網評論員:沒有例外,擁堵再次成為黃金周首日的絕對主題詞。
根據國家旅游局發布的國慶假日旅游市場信息報告,國慶長假首日,全國鐵路迎來客流量高峰,發送旅客1400萬人次,同比增加11.6%。民航旅客運輸量比去年同日增長6.4%,單日始發游客量達96.5萬人次,再創歷史新高。
與這種大數據對應的,是那些繼續被重復的新聞:長假里的“不文明”:隨意丟棄垃圾、攀爬峭壁、吸煙打牌;廣西一景區14名游客被馬蜂蜇傷,景點被暫時關閉;國慶首日:108公里用6小時, 服務區男廁被女士占領……
這些新聞其實都堪稱舊聞,每年被關注,卻似乎每年都在重復。然而必須承認,短時間內以億為單位的人口流動規模和消費活動的井噴,對于常規社會資源和管理的挑戰不容小覷。由此出現一些失范,還宜以平常心看待。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其中并無可反思和改進之處。
人們吐槽統一集中休假模式帶來的人口集中流動時,大多側重的是其負面影響,如對于既有社會秩序和管理的考驗,特別是擁堵帶來了巨大社會資源的消耗與浪費。因而呼吁落實帶薪休假,令國民的休假選擇多元化,幾乎是每年黃金周的最強音。這種建議當然必要,但對于一個擁有龐大人口基數的社會而言,長假期間人口集中流動的壓力,在任何社會條件下,恐怕都會存在。縱使在日本、歐洲等一些公共假期充裕的國家,每到公共假期,也還是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擁堵。
所以,不妨換個角度來看待黃金周的“擁堵”。
第一,縱使對黃金周期間的擁堵有著充分的心理預期,仍有如此多的人選擇上路,除了休假時間選擇上的無奈,說到底與國民休假需求和消費能力的提升有著直接關系。而這種普遍性的消費訴求和較高的消費能力,正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福音。就此而言,一方面固然要從休假制度的優化上,化解集中出行的剛需,但另一方面還有必要推進包括休閑、旅游等在內的第三產業的供給側改革,讓不同的社會群體,在休假的形式上有更多的選擇,亦有助于一放假就擁堵的尷尬的化解。
第二,人口集中流動暴露的問題,除了社會管理方面漏洞,也同樣有諸如亂扔垃圾、涂鴉等游客不文明行為。不少人會認為,這是國民素質差的一個重要表現。但其實從現代旅游這種公共出游方式在中國的發展歷程來看,這與其說是國民素質差,不若更具體地說是國民公共素養意識的偏差問題。當越來越多的人富起來,并有了越來越多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行動,這個過程,其實就發揮了一種國民公共素養的歷練作用。那么,當集中出行中越來越多的不文明行為被發現,并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和輿論壓力,這本身就堪稱是一種公共文明的發育過程。
第三,政府的社會管理能力與心態得到演練與提升。近年來,黃金周期間屢有“大新聞”曝出,如去年的“青島大蝦”事件。但整體而言,隨著民眾權利意識的提升,以及市場監管的加碼,這類新聞只會越來越少。而更為重要的是,黃金周對常規管理秩序的挑戰,也將使得監管部門的管理心態得到潛移默化的改變,那種依靠提前掌控、由管制代替管理的封閉管理思維和手段,將愈來愈顯得力不從心,它更考驗的是管理上的靈敏度、開放性與應急反應能力。
總而言之,黃金周作用于整個社會運轉體系,其“擁堵”狀況,一方面令公共生活中的諸多缺陷被放大和一覽無余,但在另一方面,也意味著給社會系統的自我完善提供了契機。當然,由問題轉化為進步的動力,其效率端賴社會各方,尤其是以政府部門為主導的修正意識和行動能力的高低。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光明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