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槍難的根子還是金錢政治
摘要: 美國槍擊案接連發生,逝去的生命拷問美國政府的行動力和美國政治制度 當地時間9月23日,美國西北部華盛頓州發生槍擊案,截至目前已經造成5人死亡。近來,美國社會槍
當地時間9月23日,美國西北部華盛頓州發生槍擊案,截至目前已經造成5人死亡。近來,美國社會槍支泛濫等問題造成惡性案件頻發,加深了人們對于美國深層次治理弊端的質疑。
英國《經濟學家》雜志曾發表評論稱,美國社會對大規模槍擊案之后的反應變成了人們所熟悉的定式:悲傷—義憤—國會控槍努力失敗。如此描述背后的諷刺意味很直白:既然問題已經一再發生,為何還沒有明確的解決手段?
槍支管理等老問題解決起來困難重重,恰是美國政治生態痼疾的最清楚顯現。
頻發的槍擊悲劇被奧巴馬稱為自己任上最為痛心的事情。他曾嘆道,在當今世界,“美國是唯一一個每隔幾個月就目睹如此慘劇的文明國家”。今年1月4日,奧巴馬曾繞過國會,通過頒布行政命令的方式宣布所有槍支零售商均須獲得許可;通過聯邦與地方的信息資源共享、零售商配合、增加聯邦調查局檢查員等舉措嚴防精神病人擁有槍支。然而聯邦與地方的各說各話與法理模糊之處,讓這些措施在執行起來時效果大打折扣。而禁止被列入禁乘飛機“黑名單”的人購槍、進一步擴大和加強對槍支購買者的背景審查等法案即使獲得了通過,在有著3億支槍的美國社會,也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政府職能失效—公眾憤怒—政治混亂—政治失效加劇”。面對美國各地接連爆發的槍擊事件、種族對立和抗議活動,布魯金斯學會一位學者斷言,美國正在陷入基于政治系統自我組織能力慢性衰退的惡性循環,稱美國患上了“亂象綜合征”。
歸根結底,美國控槍難有作為還是因為金錢在作祟。有學者指出,控槍的艱難與無力反映出美國社會根深蒂固的槍文化。槍文化背后有著早已形成產業鏈的利益集團,利益集團的背后則是那些不知有著多少幕后交易的國會議員。眾所周知,美國步槍協會等強大的槍權游說團體在美國控槍議題上擁有強大影響力。9月20日,美國步槍協會宣布花費500萬美元投放政治廣告,支持槍權,并支持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此前,該組織已經花費770萬美元用于廣告投放。
槍口下逝去的無辜的生命觸動人性親情,打碎美國自我標榜的人權楷模形象。對于一個政府來講,在治理層面提供有效供給是不容回避的職責。美國政府在控槍等問題上遲遲沒有作為,暴露的是美國政治深層次弊端。
責任編輯:dr
(原標題:人民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