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夢想和精彩綻放在家國故土
摘要: 不論樹的影子有多長,根永遠扎在土里。 20世紀中葉,有一艘名為“克利夫蘭總統號”的輪船,航行在中美兩國之間。當年的一批批學子,懷抱著科學救國的理想留
不論樹的影子有多長,根永遠扎在土里。
20世紀中葉,有一艘名為“克利夫蘭總統號”的輪船,航行在中美兩國之間。當年的一批批學子,懷抱著科學救國的理想留洋求學,然后乘坐這艘船義無反顧地回到祖國:梁思禮、華羅庚、朱光亞、王希季、錢學森、師昌緒、郭永懷、張文裕……他們那一代人當初的選擇,改變了中國科技的進程,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面貌。
出國、回歸、報效、奉獻,老一輩杰出科學家的道路和精神正在延續。教育部最近數據顯示,改革開放以來,截至2015年底,我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累計達404.21萬人。在277.78萬已完成學業的留學人員中,221.86萬人選擇了回國發展,占已完成學業群體的79.87%。當前這股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領域最多、范圍最廣的留學潮和歸國熱,已經成為做好黨和國家事業的重要依靠,已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有生力量。
老一輩留學人員破除種種阻撓歷經艱辛也要回到祖國,新一代留學生們近八成選擇歸國奉獻智慧與才華,這不能不說是中華文化深厚的文化烙印使然。
歸國潮中的中國留學生們,把血液中流淌的家國情懷,轉化成了對黨和國家事業以及對人民福祉的奮勇拼搏和無私奉獻。眼科醫生何偉、何向東,在家鄉創立眼科醫院,為群眾送上大量的公益免費手術,為遼寧近80%的眼病患者送去了光明。
這樣的事例在歸國潮中很多很多。作為對于家國情懷體會更深更切的知識分子,歸國留學生對于國家和社會有更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而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留學生們提供了寬廣的舞臺和光明的前景,廣大留學人員創新正當其時、圓夢適得其勢。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歐美同學會成立10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中所指出的那樣:“廣大留學人員要把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統一起來,把自己的夢想融入人民實現中國夢的壯闊奮斗之中,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史冊之上。”這正是歸國留學生們最美麗、最燦爛的人生。
責任編輯:zjf
(原標題:光明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