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慈善法》培育慈善沃土
摘要: 胡殿文因為擔心交給慈善組織的捐款用不好,江西省萍鄉市鑫海岸商務酒店總經理侯玉雯一直通過“一對一”方式捐贈助人。最近,她的想法有了變化,“法律作出
胡殿文
因為擔心交給慈善組織的捐款用不好,江西省萍鄉市鑫海岸商務酒店總經理侯玉雯一直通過“一對一”方式捐贈助人。最近,她的想法有了變化,“法律作出規范后,我考慮通過慈善組織去幫助別人”。侯玉雯提到的這部法律,就是慈善法。令人欣喜的是人民的期待有了回應。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3月16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作為基礎性綜合性的法律,填補了中國慈善事業的法律空白,并認為慈善法的出臺將吸引更廣泛的捐贈者。從慈善和公共政策的角度來說,中國這部慈善法是一部撰寫精良嚴謹的法律。現在是3月底,離9月1日差不多還有半年時間,但筆者心里人充滿了期待。
慈善是一項扶弱濟貧的社會事業。對于個人來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盡自己所能幫助別人是一種美德和幸福。對于社會來說,慈善事業不僅能夠促進公共道德正向發展,也會帶來社會結構的良性調整,作用不容小覷。
中華民族是一個友善仁愛的民族,慈善概念,古已有之。從“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到“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這些古訓都承載著扶危濟困的意涵。我國慈善事業捐贈總額,已經從2006年的不足100億元,發展到目前的1000億元左右。近年來,慈善捐助活動中亂象的存在,不僅會讓捐贈者做好事還要生悶氣,更為嚴重的是損害慈善組織的公信力,打擊更多潛在捐贈者的積極性。網絡捐贈、慈善眾籌等互聯網新型慈善方式方興未艾,社會公眾的慈善熱情也隨著互聯網公益的普及高漲,亟待通過法律加以規范。在立法層面,加強對互聯網開展慈善活動的有效引導,有利于為慈善正能量保駕護航。近年來,我國慈善事業發展很快,但信息公開不夠、慈善財產管理不規范等問題也逐漸凸顯。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立下的“軍令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離不開農村貧困人口的脫貧。在這場脫貧攻堅戰中,慈善事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加速推動慈善事業發展、讓更多的善念轉化為善行,還需要法制的規范和引導。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理念的指引下,出臺一部具有針對性的慈善法,恰逢其時。
“慈善法分量是很重的,不要低估這部法律的重要性。”正如人大新聞發言人傅瑩所言,這是我們國家慈善事業建設的第一部基礎性和綜合性的法律。從內容來看,正在審議中的慈善法草案不僅對慈善組織、慈善募捐、信息公開等方面做出嚴格規定,更明確將“促進社會進步,共享發展成果”理念寫入總則,規范與促進并重。對于慈善事業發展來說,這是一部充滿“向善”正能量的法律,能夠激勵更多人參與其中,釋放社會內在活力,促進社會和諧。
慈善事業最能體現人性向善,是天使的事業。保證其健康發展,需要規范完善的法律制度,讓樂善好施者敢于捐獻、樂于捐獻,愛心不受傷害;也要讓肆意消費、摧殘公眾愛心,騙取錢財、濫用善款的不法之徒受到應有的懲罰。慈善法草案提交審議,讓這樣的美好愿景不再遙遠。
“法者,治之端也。”堪稱“開門立法”典范的慈善法,是慈善制度建設的一部基礎性、綜合性法律。從“慈善立法”最早被提及,至今已經十年有余,“互聯網募捐”一直是各界高度關注的內容。期待慈善法草案通過審議吸納更多民意民智,有針對性地解決慈善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強化針對網絡募捐新情況、新變化的可實施性,讓慈善事業借助互聯網更加透明、高效。“法者,治之端也。”堪稱“開門立法”典范的慈善法,是慈善制度建設的新成就。從“慈善立法”最早被提及,至今已經十年有余,“互聯網募捐”一直是各界高度關注的內容。期待慈善法草案通過審議吸納更多民意民智,有針對性地解決慈善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強化針對網絡募捐新情況、新變化的可實施性,讓慈善事業借助互聯網更加透明、高效。
發展慈善事業,廣泛動員社會力量支持慈善、參與慈善,積極支持社會成員關愛他人、保護弱者,既是對中華民族優秀美德的傳承,又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助于推動先富幫未富。慈善法是一部善法。出臺每一部法律都是要取各種意見的最大公約數,取得人們的共識。對于現行有效的法律,我們要學法、用法、遇事找法,對法律要保持敬畏,相關部門也要做好法律實施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