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共同體” 從倡議走向實踐的這三年
摘要: “命運共同體” 從倡議走向實踐的這三年 經過八百多個日夜的籌備,擁有57名“乘客”的價值千億美元的亞投行“豪華大巴”正式起航。1月
“命運共同體” 從倡議走向實踐的這三年
經過八百多個日夜的籌備,擁有57名“乘客”的價值千億美元的亞投行“豪華大巴”正式起航。
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亞投行,已成全球機遇共享、命運與共的新生力量。在57個成員國合力推動下,相信也一定能夠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平臺。事實上,“命運共同體”已經成為了“習式熱詞”。
區域層面的“命運共同體”。2013年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時,習近平主席強調各國應牢固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稍后習近平主席在印尼國會發表重要演講,提出全方位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五大舉措。在2014年召開的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強調要打造“周邊命運共同體”。再加上“中非命運共同體”、“中阿命運共同體”、“中拉命運共同體”等,區域層面的“命運共同體”不斷生根。
世界層面的“命運共同體”。
網絡層面的“命運共同體”。先前習近平主席在巴西國會題為《弘揚傳統友好共譜合作新篇》演講中明確倡議,“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習近平主席更是明確強調,網絡空間是人類共同的活動空間,網絡空間前途命運應由世界各國共同掌握,各國應加強溝通、擴大共識、深化合作,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并就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提出“五點主張”。
“獨行快,眾行遠”。從區域層面“命運共同體”到世界層面“命運共同體”,體現了“命運共同體”在區域維度方面的拓展;從“人類命運共同體”到“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更是體現出“命運共同體”在空間維度方面的升華。可以說,這一超越了民族國家和意識形態的“命運共同體”,已經表達了中國追求和平發展的愿望,體現了中國與各國合作共贏的理念,提交出一份思考人類未來的“中國方略”,必將促使更多國家和地區在互利共贏中找到利益支點,以共同發展讓更多人民共享世界美好未來。
(未來網特約評論員 楊飛)
責任編輯:zjf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