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人精神是“海絲文化”的根與魂
摘要: 作者:賓 語 來到潮汕之前,對潮汕的了解就是潮州的功夫茶,潮汕的美食,潮汕是著名的僑鄉。到了潮汕才知道,潮汕是“海絲文化重鎮,潮人精神家園”。走
作者:賓 語
來到潮汕之前,對潮汕的了解就是潮州的功夫茶,潮汕的美食,潮汕是著名的僑鄉。到了潮汕才知道,潮汕是“海絲文化重鎮,潮人精神家園”。走了潮州才知道,潮汕人是當之無愧的21世紀“海絲”引領者與弄潮兒!
10月12日上午,由中央網信辦、廣東網信辦主辦,汕頭市委宣傳部、潮州市委宣傳部、揭陽市委宣傳部和金羊網聯合承辦的“海絲心語廣東行”——民訪民議“海上絲綢之路”暨廣東省“一帶一路”建設主題網絡采風活動(下稱“海絲心語廣東行”)在潮州市廣濟橋啟動,首先吸引我們的就是僑鄉的橋。在中國古代四大名橋中,趙州橋和盧溝橋因入選教科書而為世人所知,廣濟橋一定不是名氣最大的,但一定是最奇特的。這座“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成了粵東的交通、貿易中心。
潮州有廣濟古橋,汕頭有南澳大橋。廣濟古橋帶來了“一里長橋一里市”的繁華,南澳大橋撩開了南澳這個閉塞小島神秘的面紗,讓外界知道了潮汕地區也有自己的普吉島、巴厘島。廣濟古橋見證著歷史,承載著鄉愁,南澳大橋則展望著未來,承載了潮汕人主動求變期待更好發展的愿望。
潮汕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一直處在中國古代海上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前沿,即使明朝在“海禁”情況下,仍大膽走向海洋,開展對外貿易。特別是近年在海底考古發現的“南澳1號”古沉船,出水了幾萬件明代瓷器,充分展示了潮汕與海上絲綢之路的密切關系以及中西方經濟貿易、文化交流的繁榮景象,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最為真實的見證。憑借種類齊備的貿易商品、頻繁的海外交流、顯要的海上航線地位以及眾多的海外僑民,潮汕地區成為了當之無愧的“海上絲綢之路重鎮”。
創業精神是潮人最大的文化特質。敢于創業、善于創業是潮人給人最強烈的感覺。正是因為有著這種精神,潮人先輩才搭乘紅頭船漂洋過海,沿著海上絲綢之路,在異國他鄉艱苦創業,造就“海外潮州”的傳奇故事;正是因為有著這種精神,才誕生了起源于潮汕地區的“海上絲綢之路”和“海絲文化”。
無論回首,無論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多么的源遠流長,無論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如何輝煌,都離不開那些踏上海絲之路、昂立在“海絲”潮頭的“先潮”們。在汕頭僑批文物館,一封封僑批,浸透著海外僑胞的血淚和汗水,蘊含著他們對祖國、故里和親人的一片深情,昭示著他們對家鄉、骨肉的責任感。
潮汕人是最懂得感恩的。感恩祖先,感恩家鄉,感恩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是潮州人重要的精神文化品格。懂得感恩,韓愈治潮八月,便贏得“江山盡姓韓”,受到潮州人世代敬仰;懂得感恩,讓一封封浸透著海外僑胞血淚和汗水,蘊含著他們對祖國、故里和親人的一片深情的僑批
成為了全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懂得感恩,讓潮汕人把和諧相處之道和潮州文化特質帶向全國,帶給了世界。
在汕頭僑批文物館,老館長說,僑批寄的是銀,傳的是信,蘊藏在背后的,是海外潮人“熱愛祖國、情系故里,吃苦耐勞、勇于開拓,聰明智慧、篤誠守信”的可貴精神。這精神是潮人精神,也是“海絲文化”的根與魂,更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是我們民族的“根”和“魂”。正是因為對“根”和“魂”的堅守,新時期的潮汕人才內強根基,外干事業,在潮汕、在廣東、在中國、在世界遍地開花結果,譜寫出粵內一個潮汕、粵外一個潮汕、海外一個潮汕的“三個潮汕”華麗篇章。
大潮洶涌,時不我待。站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新的征程上,如何實現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時提出“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的殷切期望,廣東如何成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排頭兵、深化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幾天來,通過對潮州廣濟橋、韓文公祠、筆架山宋窯遺址、饒宗頤學術館、汕頭僑批文物館、南澳島等地的走訪,通過與潮州長城集團、澄海上市玩具企業、普寧康美醫藥城等企業管理層面對面的交流,通過對揭陽軍埔電商村、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等地的零距離接觸,讓參加“海絲心語廣東行”的小伙伴們切身感受到海絲文化在潮汕大地的深厚積淀,感受到潮汕地區在積極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中取得的矚目成果。我想,這就是潮汕人交出的靚麗答卷。(賓 語)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光明網-時評頻道)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