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文化別“冷”了農村
摘要:莊永明 剛剛過去的國慶,許多地方準備了豐富的文化大餐,受到群眾歡迎。不過,由于舉辦地多在城里,很多農民朋友頗有些遺憾,活動雖多,自己卻“不沾邊”?!?/p>
莊永明
剛剛過去的國慶,許多地方準備了豐富的文化大餐,受到群眾歡迎。不過,由于舉辦地多在城里,很多農民朋友頗有些遺憾,活動雖多,自己卻“不沾邊”。
節日展演進不了村,并非活動不受村民歡迎。一些鎮里組織的送戲下鄉巡演,每到一村就“火”一村。演出結束后,不少村民意猶未盡,直問“啥時候還來”。
隨著技術的進步,農民接觸外界信息的渠道和終端也在逐漸增多。但相比低頭自賞,聚在一起看現場表演、聽真人說學逗唱,這樣的方式更對胃口。更何況,農村留守老人兒童多,大部分節假日,外出務工求學的孩子并不容易回家團聚,村里人又很難外出游玩,他們尤其盼著喜聞樂見的鄉村文化活動。在大力發展節日文化的時候,相關部門的視線今后能不能更多投向農民兄弟,多安排一些“解渴”的文化下鄉活動呢?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人民網-人民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