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是新型“帝國特惠制”還是未來發展方向?
摘要: 美國貿易代表邁克爾·弗羅曼5日宣布,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12個國家成功結束“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定”(TPP)談判,達成TPP貿易協定。 對這件
美國貿易代表邁克爾·弗羅曼5日宣布,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12個國家成功結束“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定”(TPP)談判,達成TPP貿易協定。
對這件事情,我充分理解TPP一些主要當事國決策者的動機。比如為了創造政績,對于多數出身法學專業教育背景、甚至有律師執業經歷的美國政治家和高官而言,與在既有制度框架下干出實實在在成績相比,去制定新的法規、貿易協定恐怕更能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
我也并不十分擔心這份協定對中國外貿和整個國民經濟的沖擊,因為目前的這份協定還需要經過成員國冗長的立法程序才能生效;因為協定中規定的內部零關稅還需要經過漫長的過渡期才能成為現實;因為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中國的產業鏈不可能被大面積吸走;因為TPP多數成員方的最大貿易伙伴不是美國而是中國;因為中國發起、推動、深化的一系列區域自由貿易談判,包括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韓自貿區、《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亞太自貿區等等,在國內設立的上海、天津、廣東、福建四大自貿區,為國內產業提供了一個符合開放經濟高標準的“練兵場”,成為全面深化經濟改革、保持經濟穩中有進的有力舉措。也正因為如此,對TPP持開放態度、在世貿組織規則下讓TPP與RCEP等其它區域自由貿易安排并存共進,才是中國國內相當多人的主張。
我最關心的是,TPP究竟是新型的“帝國特惠制”,還是塑造全球貿易規則未來面貌的“模板”?美國加入TPP并加快推動談判,似乎就是在針對中國。從長期戰略視角來看,美國的上述行動都只是戰術上的進攻,卻是戰略上的收縮。因為二戰后的美國,從發起關貿總協定第一輪多邊貿易談判起,就長期是全球自由貿易體系的倡導者和推動者,加入TPP,卻是從全球自由貿易平臺,收縮到了區域自由貿易平臺。
考慮到發起TPP的背景是從次貸危機發展而來的全球性金融經濟危機,在危機中表現相對良好、國際經濟政治地位相對上升的中國等國家不僅集中于亞洲,而且在政治制度、文化傳統、種族構成等方面是美國的“異類”,TPP的美國戰略退縮色彩更為濃厚。正因為如此,TPP在很大程度上類似于20世紀30年代英國建立的“帝國特惠制”:工業革命的發祥地、上百年來“自由貿易”的旗手喪失了維護全球自由貿易的雄心,退縮到了依賴英帝國范圍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和特惠安排。可是,盡管有當時全世界最強大的海軍保駕護航,盡管有英鎊集團等一系列配套安排,盡管1929年起于紐約股市崩盤的大危機嚴重削弱了當時美國的相對實力,但是“帝國特惠制”——這個英國用以維持其國際經貿規則制定權的體系,最終還是失敗了。
如果TPP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那對中國即使有沖擊也影響不到哪里去,中國對此必定持開放態度;如果有人想用TPP實現排擠中國的目的,這個企圖的結果又能比“帝國特惠制”好多少呢?(作者 梅新育 為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