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法治成為人們的信仰
摘要:胡殿文我國勞動法規定,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并出臺了《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不過,帶薪休假制為什么成了鏡中花?雖然法規明文規定,國家層面也積極倡導落實,然而,
胡殿文
我國勞動法規定,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并出臺了《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不過,帶薪休假制為什么成了鏡中花?雖然法規明文規定,國家層面也積極倡導落實,然而,帶薪休假規定在執行過程中卻遭遇“缺斤短兩”:職工不敢休、不能休的情況普遍存在,帶薪休假的落實情況更長期成為監管盲區,成為不少勞動者可望不可及的事。
“依法治國,需要法治的制度,也需要法治的文化,要讓人們做到三尺之上有法律。”一位法律工作者說。截至去年底,中國已制定現行憲法和有效法律242件、行政法737件、地方性法規8500多件、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800多件。可以說,目前中國法律的框架已基本搭建成,關鍵是如何落實。法治文化是指融注在人們心底和行為方式中的法治意識、法治觀念、法治原則及其價值追求。法治文化意味著法治精神得以普遍化實踐和實現,社會活動是按照法治精神實踐的方式運作的。法治文化具有教化功能,融入血液,刻骨銘心,具有軟約束力,在精神與思想深處制約著人們的行為方式。法治文化可以使人們在更深層面上把握法律的要求,根據法治的精神推動立法、司法和執法走向更高的水準。歷史上,中華法系的形成歷經了從原始的“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到夏商的“明禮義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再到后來的“德主刑輔,明德慎罰”的法制思想變遷,“德法并用”的治國思想和治國方略最終取得了中華法治文明發展歷程中的“正統”地位。這一傳統治國模式在農耕社會曾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扎根中國的特定國情和市場經濟發展的實際狀況,必須對傳統法治文明進行科學的評析,對法律與道德關系進行重構。應當看到人治文化影響深遠,法治基礎相對薄弱,“人情大于法”是法治建設的障礙。只有形成了與現代法治要求相匹配的文化觀念,才能形成良好的法治環境。加強法治文化建設途徑,讓法治成為人們的信仰,關鍵是要樹立法律意識,讓遵紀守法成為自覺行動。增強法治理念教育,培養法治精神。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核心內容。法制教育應以提升公民的法治理念為中心,培養公民對法律發自內心的尊敬與信仰。為此,必須在全體公民特別是立法、執法、司法等部門公職人員中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進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樹立規矩意識,人人遵紀守法。人是社會的人,必須按游戲規則辦事。在法治社會,為人處事講求規矩方圓,法律成為每一個普通公民的精神支柱。人們遵守法律,懂得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權益。人們捍衛法律,監督政府和公職部門,依法參與公共管理。法律黨紀政紀規定社會行為的底線,確立社會生活的基本規則。加強法治文化教育,營造法治文化氛圍。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在全社會形成學法、遵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讓廣大人民群眾充分相信法律、自覺運用法律,使廣大人民群眾認識到憲法不僅是全體公民必須遵循的行為規范,而且是保障公民權利的法律武器。我們應以形式多樣、喜聞樂見、廣泛而深入的方式使民眾逐步接納先進的法治文化,并使法治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民眾的生活,改變民眾的行為方式。建設法治文化是一項長期的任務,與法同行,讓法治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應當成為共識,我們不能急功近利,但是必須鍥而不舍。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