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秩序之爭也是價值之爭
摘要:作者: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 陳玉剛 當前,由于國際力量變化的加速,國際體系變革進入了深水區和空前復雜期。國際體系變革的表面看是力量格局的變動和權
作者: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 陳玉剛
當前,由于國際力量變化的加速,國際體系變革進入了深水區和空前復雜期。國際體系變革的表面看是力量格局的變動和權力中心的轉移,背后則是國際秩序的深層調整。許多時候,力量排位還未完全定型,秩序變化已經先行。
二戰結束后冷戰的爆發,既是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對勢力范圍的爭奪,更是兩套價值系統的競爭對決。冷戰一結束,力量格局的變動還未停歇下來,福山就立即宣布“歷史的終結”,從理論闡釋的層面來證明西方價值所取得的“歷史性勝利”。
價值關乎著力量格局的變化,價值也關乎著實實在在的利益得失。挾著冷戰勝利的威風,西方向全世界推銷新自由主義。在受此影響的國家中,許多都因自由化改革而深陷困境,從俄羅斯到東南亞新興市場國家,不管是休克療法還是結構改革,其經濟都倒退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國家和老百姓辛苦積攢的財富在國際市場上被金融大鱷瘋狂卷食,財富巧妙地實現了從西方價值的新開墾地向老中心的快速轉移。
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讓西方價值在冷戰結束后首次面臨危機,美國成了全世界問題的根源。但退守下風向的美國“巧妙”地打了個翻身仗,先是讓歐洲陷入債務危機,其對歐洲的打擊使得人們對歐洲一體化能否持續產生了疑問。然后,在北非、中東和烏克蘭等地策劃了一系列社會動蕩,致使一些戰略分析家斷定地緣政治已然回歸,那些毅然“皈依”西方價值的社會也為之付出了慘重代價。而在這一系列地緣政治動蕩背后,美國卻標榜成了國際資本的“安全港”。
在冷戰結束以來的力量調整和格局變化中,許多國家和地區都經歷了起起落落,唯獨中國一路向上,GDP總量從世界排名第十上升到第二,2014年吸引外資的總量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成功背后有好的治國方略的作用,有中國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道路,堅持了自己的價值體系等原因。力量排名的變化并不怎么讓西方國家感到害怕,中國堅持自己的道路和價值才真正讓他們憂心忡忡。對中國來說,發展到今天的程度,外界已很難靠物質力量去遏制和削弱中國。但一些人別有用心之人試圖從價值上擾亂中國,以達到從中國快速轉移走財富的目的。
因此,可以說中國走到了民族復興的關鍵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沖刺期。在這重要關頭,唯有堅持自己的價值,保持思想的統一,堅定正確的道路,才能避免拉美化,避免東南亞國家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遭遇,保住三十多年來改革開放的建設成果。認清這樣一個歷史大勢和國際形勢,我們就能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高校承擔著培養人才的責任,在抵制西方價值侵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價值傳承方面具有重要的使命。如果放棄適合自身發展的價值取向,自愿做西方價值的宣講者、傳聲筒,那么不但經濟世界排名第二的地位難保,甚至在改革開放進程中積累起來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都可能再次潰退,民族復興的百年探索路會遭遇嚴重坎坷。
價值問題不是小問題,不是嘴上說說的問題,縱覽世界,已經有足夠的前車之鑒證明推廣西方價值背后隱藏的是財富掠奪的禍心,價值之爭背后的國際秩序之爭不容小覷。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光明網-理論頻道)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