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資本是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力量
摘要: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 王莉麗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智力資源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寶貴的資源。我們進行治國理政,必須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凝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 王莉麗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智力資源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寶貴的資源。我們進行治國理政,必須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廣泛力量。改革發展任務越是艱巨繁重,越需要強大的智力支持。
今天,中國改革開放已經進入第四個十年,經濟的發展已經邁向世界最為核心的位置,大國的崛起都伴隨著思想的崛起,中國的和平發展需要思想上的保駕護航,中國在硬實力上雖然已經縮小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但是軟實力建設相對落后,當前的國際形勢和國家發展的需要為中國智庫建設提供了歷史機遇。
到21世紀中葉,世界上前7大經濟體的3個將位于亞歐大陸,亞歐大陸發展中大國引領世界經濟發展這一大趨勢將成為中國在未來建構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時可以加以有效利用的重要的結構性條件,中國經濟的發展道路不僅符合世界經濟發展的大趨勢,而且將在21世紀為世界經濟的發展提供新的增長動力。然而,真正的大國不僅僅是在經濟和軍事上有強大的實力,而且更重要的是思想創新的能力。不論是國家過渡到現代化過程,還是選擇崛起模式,或是維持國家強盛、促使國家不斷向前發展,大國崛起的各個階段都需要思想來做戰略指導。
大國崛起的過程,也是智庫產生重要作用的過程。從歷史看,大國在崛起時都曾花巨資進行知識儲備與發展智力資本。早期英國遍及海外領地的文化人類學研究,當代美國維基百科的地域研究,就是古今兩個例證。二戰后,美國為了打贏冷戰,在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普遍建立了當時占主導地位的“地域研究”。美國的綜合性大學都設立了關于世界各地區、各主要國家的研究中心。僅在華盛頓地區的各類智庫就有成百上千之多。這些智庫為美國奠定全世界的霸主地位提供了知識和智力的支撐。相形之下,中國在快速發展過程中的知識和智力儲備顯然不足。中國智庫的發展和創新能力與中國的大國地位還不相稱,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堅強的智力支持和決策依據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目前,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已經由“戰略機遇期”逐漸轉向“深化改革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已經被提上戰略議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智庫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智庫的思想支持、政策參與及其在國家、市場、社會三者之間的溝通渠道和平臺的作用,都使得推進智庫建設、提升智庫核心競爭力成為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作為現代化國家治理體系中的智力之源和治理主體之一,其發展模式選擇和發展程度對于國家治理現代化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現階段的中國,由于我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對西方發達國家來說還比較低,社會發展還離不開一個強有力的政府。要想在國家治理和智庫建設中取得成效,中國還必須重視和發揮好國家和政府的作用。更進一步而言,中國的智庫發展與核心競爭力提升必須在國家治理體系建設的大框架之下進行,尤其是在提升智庫的人才資本和制度資本上,政府的政策支持至關重要。
孫子兵法云:“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中國的現代智庫研究與建設從20世紀90年代發展至今,應該說已經充分了解了全球智庫的形態和表象。但目前對全球智庫的認識與實踐,仍然停留在對“智庫形式”或曰“知己”的第一階段。當前中國亟須進入智庫研究的第二階段:全球“智庫內容”研究,也就是“知彼”階段。只有在了解全球智庫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戰略分析,才能為解決國家內政外交困境提供戰略信息源和對策建議。這些,正是國家智力資本的核心競爭力之所在。
在智庫建設與發展中,中國既要吸取其他國家的先進經驗,又要借鑒中國歷史上的智庫發展傳統,探索中國特色的新型智庫發展模式。縱觀歷史與當代,作為知識密集型組織,智庫的核心競爭力是智力資本。在政府主導下建立一套制度安排,切實提高智庫的智力資本,并堅持智庫獨立性與國家利益并重的發展原則,促進官方智庫、大學智庫、民間智庫的多元互補發展,中國智庫才能真正成為國家發展的動力之源。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光明網-《光明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