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環球走筆:捍衛“數據主權”
摘要: 2014年,谷歌在歐洲四面楚歌,屢遭打壓,一副灰頭土臉的樣子:法國數據保護監管機構對谷歌處以15萬歐元罰款;歐洲法院裁定谷歌應保護用戶的“被遺忘權”;西
2014年,谷歌在歐洲四面楚歌,屢遭打壓,一副灰頭土臉的樣子:法國數據保護監管機構對谷歌處以15萬歐元罰款;歐洲法院裁定谷歌應保護用戶的“被遺忘權”;西班牙立法規定,對谷歌引用媒體內容鏈接收費;歐洲議會呼吁監管機構考慮將谷歌搜索引擎和其他商業服務相分離;荷蘭數據保護局警告谷歌停止侵犯該國互聯網用戶隱私權……
谷歌如此“不受待見”,表面上看有三個方面原因。一是谷歌搜索引擎在歐洲市場的份額接近90%,占據絕對壟斷地位。歐洲很多國家指控,谷歌在網民的搜索結果中推廣自己的其他服務,并將競爭對手的服務后置。二是谷歌的數據處理方式侵犯了用戶的隱私權。歐洲數據監管機構認為,在未經用戶知曉和同意的情形下,谷歌自2012年起違規收集并整合其用戶在谷歌郵箱、地圖、視頻客戶端和搜索引擎中的個人信息,作推送或發布定向廣告用途。三是谷歌利用其全球網絡進行利潤轉移以避稅。英國最近向跨國公司開征的一個新稅種就被冠以“谷歌稅”之名。
更深層原因,還在于歐洲對美國技術霸權日益感到不滿,谷歌只是首當其沖而已。歐洲一直自視是美國的鐵桿盟友,“棱鏡門”事件曝光后才驚訝地發現,美國根本沒把歐洲當“自己人”,照樣利用先進技術進行竊聽。德國經濟部長西格馬爾·加布里爾直言:“美國正在危害我們的國家安全……我們的偏好、我們的行蹤和我們犯的錯誤都在被不斷地收集和保存,這些數據將被提供給廣告客戶、醫科研究員、汽車保險公司、政治戰略家甚至政府的間諜。”
歐洲意識到,是時候發動一場“數據主權保衛戰”了!但受能力所限,歐洲國家只能通過“三反”——反壟斷、反侵權、反避稅,來遏制美國科技公司的擴張。只是,這些手段尚不足以改變美國技術霸權,充其量只是遏制,很難“祛病除根”。
正如美國著名政治學者小約瑟夫·奈在《理解國際沖突:理論與歷史》一書中所指出,一場信息革命正在改變世界政治,處于信息技術領先地位的國家可攫取更大的權力,相應的,信息技術相對落后的國家則會失去很多權力。“歐洲人必須積極行動起來進行自衛,否則就會淪為數字霸權下的奴隸。”加布里爾的呼聲引人深思。
看來,在這個信息時代,“數據主權”保衛能力也決定了一個國家在未來的位置。(任 彥)
《 人民日報 》( 2015年01月14日 21 版)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人民網-人民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