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歡樂消弭于無形
摘要:胡殿文事故連發,警情不斷,坍塌踩踏,起火爆炸,消防車、救護車呼嘯而過;死者家屬的哭喊聲、傷者的呻吟聲、生者的呼救聲構成節慶的不諧之音。本該充滿著節日喜慶氣氛的新
胡殿文
事故連發,警情不斷,坍塌踩踏,起火爆炸,消防車、救護車呼嘯而過;死者家屬的哭喊聲、傷者的呻吟聲、生者的呼救聲構成節慶的不諧之音。本該充滿著節日喜慶氣氛的新年,卻被一系列從天而降的事故攪黃,讓人無法釋懷。
去年12月29日,清華大學附中建筑工地發生坍塌事故,造成10死4傷。12月31日,廣東富華工程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發生一起氣體爆燃事故,目前已經造成17人死亡,33人受傷。跨年夜里,上海踩踏事故死亡36人,傷49人。今年1月2日下午1時許,東北的哈爾濱商住樓起火,500多戶居民雖被疏散,但五位年輕的消防戰士卻獻出了花一樣的生命。1月2日下午5時許,又是在建工程的坍塌事故。郴州市郊柿竹園附近一在建建筑工地發生坍塌。
短短一周時間,歡樂打折,災難讓節日氣氛消弭于無形,國人心里似鉛一樣沉重。筆者不能不說,坍塌事故多是人禍,而人禍的根源就是長期沉淀在人們內心深處的安全意識的淡薄。這些坍塌事故牽扯的當事人有項目建設材料提供者、現場施工者和項目監管者。倘若材料供應商以次充好,偷工減料,從中大賺一筆,隱患就會悄然埋下。作為現場工作人員,他們稍有疏忽,就會大禍臨頭。施工項目監督者作為第三方機構,如果與商家同流合污,沆瀣一氣,干出“要錢不要命”的勾當,出事故就是早晚的事。腳手架為何連續作案?原因無外乎是腳手架材質不合格;腳手架搭設不規范,違章冒險施工;建筑工人安全意識不強,不按照要求施工。不言而喻,頻頻發生的事故多是人為因素,釀成事故的原因多是監管不力。多年來,正是監管不力,違規行為才一路綠燈、暢行無阻,最終導致生產事故的發生。如果不在監管上下真功夫,不在查處上硬起手腕,筆者擔心,在目前的情況下,類似的悲劇可能還會發生。
節日的哭聲讓人無法入眠。“上海外灘踩踏事件”發生后,一些網友自發為遇難者和受傷者祈福。遇難者和受傷者的家屬及朋友的悲痛通過新聞報道讓我們感同身受。在這個太值得反思的日子,“中國網事”記者提出三大疑問——風險預防策略是否充分?安全管理手段是否到位?應急控制措施是否及時?盡管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但人為因素已露出端倪。每當發生安全事故,人們事后都會發現,造成事故發生的原因往往十分簡單——忽視了安全管理的某個小環節,心存僥幸等。
節日的哭聲更凄涼,節慶的心痛更刻骨銘心。不要讓節日的歡慶消弭于無形,就要不離不棄抓安全,不眠不休除隱患,不要陷入發生事故—追究責任—總結經驗教訓—監管松懈—事故再發—繼續問責—總結教訓,這似乎是一個怪圈和規律。事實證明,安全生產要抓長抓常抓細抓實。世上并無靈丹妙藥,關鍵是不要諱疾忌醫,要對癥下藥并長期服藥,幻想畢其功于一役,只能是欲速則不達。
安全工作的本質就是讓人的生命財產不受威脅,離開了安全,一切都無從談起。一起事故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可能是幾千分之一的不幸,但對于一個家庭來說,就是百分之百的災難。同時,安全總是相對的,安全警鐘不能停。安全不僅僅只是寫在書上的條條,貼在墻上的圖紙,拿在手上的玩具。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不可因節日而松懈。隱患險于明火,安全意識應分分秒秒牢記在每個人的心中,并用我們的眼睛和雙手去實現。只有視當事人為自己的親人,帶著感情抓安全,才能增強責任心。只有居安思危、立行立改,悲劇才會降到最低最少。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