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網絡語言迷了眼
摘要:□ 張大成昨天,筆者路過一中學門前,見兩個學生正眉飛色舞地交談。高個子同學說“不明覺厲”,矮一點的同學說“人艱不拆”;高個子同學又說“啊
□ 張大成
昨天,筆者路過一中學門前,見兩個學生正眉飛色舞地交談。高個子同學說“不明覺厲”,矮一點的同學說“人艱不拆”;高個子同學又說“啊痛悟辣”,矮一點的同學接著又說“男默又女淚”……筆者聽得一頭霧水,便問他們說的什么。那個高個子同學疑惑地望著筆者:“聽不懂嗎?我們說的是網絡語言。”到單位查資料,筆者才明白他們說的大概意思。
近年來,社交網站迅猛發展,網民創意迭出,網絡語言層出不窮。有人將當前網絡語言大致分為五類,一是給人群“貼標簽”類,如“女神”、“高富帥”、“土豪”等;二是圖像化文字類,如“Orz”、“囧”、“(*^__^*)”等;三是所謂新組合的詞語類,如“十動然拒”、“不明覺厲”等;四是國外語言演變來的習慣用語,或在原本詞語中加入了新的含義類,如“圖樣圖森破”等;五是有特定語意背景的詞句類,如“中國山東找藍翔”等。
這些網絡語言中的字許多人都認識,但卻很少有人知道它們組合在一起的意思。這種情況,相信許多人都遇到過。其實,打開電視,熒屏上的錯別字不難發現;上網瀏覽,廣告中的異體字、生造詞比比皆是。網絡語言的身影總在其中。
不可否認,網絡語言是廣大網民智慧的結晶,在推動語言創新方面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是,網絡語言對語言文字的規范性產生沖擊,被低俗化的詞語會影響青少年學生正確學習,對于不熟悉網絡的人來說則會造成理解、溝通方面的障礙。有的中小學老師抱怨,這邊剛教了正確字詞,那邊就被網絡、廣告中的不規范用語毀掉了,導致現在不少學生在作文中也頻繁使用網絡語言,讓
有專家指出,網絡語言是部分人群生造并在網絡中傳播的一種即興語詞,它們具有隨意性和偶然性,其娛樂功能強于實用功能,并不具備推廣價值。其次,網絡用語往往采用諧音改編的手段,在久已形成熟語或者成語的基礎上進行改動,容易在傳播過程中造成混淆,對社會通用的母語詞匯造成傷害。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說,語言不僅是人類溝通符號或媒介,更是人類思想、生命之具體表現及歷史文化之承載者,同時也是民族情感認同之表征。中國漢語言文字是中國獨有的一種語言和文字,是中國的國語和母語。它獨特的音、形及拼法使得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記載了中國5000年的文化變遷,為中國文化的發展做出了不朽的貢獻。我們必須嚴格按照規范寫法和標準含義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絕不能隨意更換文字、變動結構或曲解內涵,絕不能在成語中隨意插入網絡語言或外國語言文字,絕不能使用或介紹根據網絡語言、仿照成語形式生造的詞語。
近日,南開大學學子發出倡議:“屏蔽”網絡粗口,樹立積極健康的網絡觀念,培養使用規范漢語的表達習慣,從成語、詩詞和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不使用帶有民族、性別、地域、階層等歧視色彩的“網絡流行語”。希望更多的人加入他們這一行列,不讓網絡語言迷了眼,不為其傳播推波助瀾,自覺抵制種種不良網絡語言,積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