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力“593460” 穩健前行向未來
摘要:發展新能源電動車集群,推動電動乘用車、電動場地車等整車產業化和擴量提質,提升新能源汽車配套服務能力,加快形成100億級新能源電動車產業集群。
記者 劉華山 高君瑞
關鍵時刻的部署,對駐馬店2022年經濟社會發展走穩走好意義重大。
新的一年,按照市五次黨代會部署,如何錨定“六個現代化駐馬店”建設目標,加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奮力實現今年經濟發展開門紅、全年紅?
1月19日,市委五屆二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市委書記鮑常勇提出,要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突出“593460”(“五大行動”“九大集群”“三大計劃”“四項工程”“六項舉措”“十項改革”)發力方向,加快推動經濟向著大而優、大而新、大而強和高又快、上臺階邁進。
揚農業優勢 重點實施“五大行動”
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行動,力爭新建高標準農田84萬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900萬畝以上,糧食產量穩定在160億斤以上。
實施現代種業發展行動,提升小麥、玉米、花生等精準化育種水平,建立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10萬畝,培育新品種2~3個。
實施優勢特色農產品打造行動,確保優質小麥在650萬畝以上、優質花生穩定在500萬畝以上、優質白芝麻穩定在80萬畝以上,培育一批百億級農業全產業鏈經濟。
實施畜牧業結構優化行動,確保生豬存欄穩定在650萬頭,肉牛存欄達到72萬頭,奶牛存欄達到4.2萬頭,肉蛋奶產量保持全省先進位次。
實施農業功能拓展行動,深化“三鏈同構、農食融合”,不斷提升農業產業效益,加快構建農業專業化服務體系。
補工業短板 重點發展“九大集群”
發展裝備制造集群,做強專用車及零部件、農機裝備、自動化養殖裝備等百億級優勢產業鏈,加快形成300億級裝備制造產業集群。
發展食品加工集群,做強冷鏈食品、休閑食品、農副產品加工等優勢產業鏈,推動食品制造由“原字號”向“國人廚房”轉變,加快形成千億級食品加工產業集群。
發展生物醫藥集群,培育生物醫藥、現代中藥、高端醫療器械及衛材、康復器具等產業鏈,推動“中國藥谷”加快建設,加快形成500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發展現代化工集群,培育現代煤化工等百億級產業鏈,發展氯堿化工、功能材料、高純氫能等特色產業鏈,加快形成200億級現代化工產業集群。
發展服裝制鞋集群,培育服裝、鞋業百億級產業鏈,提升品牌化、高端化水平和創意設計能力,加快形成300億級服裝制鞋產業集群。
發展綠色建材集群,培育新型墻材、裝配式建筑等百億級產業鏈,推動傳統建材產業鏈轉型升級,加快形成200億級綠色建材產業集群。
發展節能環保集群,推動節能環保服務與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發展,培育氫能與儲能未來產業鏈,加快形成100億級節能環保產業集群。
發展戶外休閑集群,依托戶外休閑、家居制造、廚衛用品等,吸引上下游配套企業入駐,加快形成100億級戶外休閑產業集群。
發展新能源電動車集群,推動電動乘用車、電動場地車等整車產業化和擴量提質,提升新能源汽車配套服務能力,加快形成100億級新能源電動車產業集群。
促服務業升級 重點實施“三大計劃”
實施生產性服務業提升計劃,積極培育壯大金融和類金融主體,力爭實現1家~2家企業主板上市;加快恒興、福和、馬莊鐵路等物流園建設,打造國家區域物流樞紐城市。
實施生活性服務業提升計劃,盡快開工建設方特“熊出沒”旅游度假區、劉閣文旅古寨項目,加大駐馬店文旅創意產業園等項目招商力度,推動皇家驛站等項目建設提升。
實施新興服務業提升計劃,大力發展科技服務、金融服務、創意服務等新興服務業,推動服務業數字化、標準化、品牌化建設,提升服務業供給水平。
強科技支撐 重點實施“四項工程”
實施創新主體培育工程,力爭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0家、評價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60家,力爭認定3家~5家頭雁企業,形成10億、30億、50億、百億級優質企業雁陣。
實施創新平臺載體建設工程,積極爭取國家、省高能級創新平臺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在我市布局,力爭新增省級高能級創新平臺載體20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創新活動覆蓋率在40%以上。
實施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程,發揮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名片效應,積極開展科技成果對接活動,推進一批科技成果落地。
實施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工程,加大柔性用才、項目引才力度,叫響“院士經濟”品牌,力爭再柔性引進兩名院士,完善科技成果獎勵體系,營造一流創新生態。
激開放活力 重點抓好“六項舉措”
建強開放載體,發揮中國農加工投洽會帶動效應,推動駐馬店保稅物流中心(B)型獲批建設,積極申建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駐馬店開放創新聯動發展區平臺、中國(駐馬店)農業企業跨境小額貿易和個人零售進口試點平臺。
拓寬開放通道,主動融入“一帶一路”,發揮“駐馬店—寧波舟山港、青島港”海鐵聯運班列優勢,推進海鐵聯運、公鐵聯運、公路物流港無縫對接。
拓展合作空間,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和長三角城市之間的交流,扎實開展駐馬店名優特產進北京、廣州、深圳等活動,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擴大開放招商,深入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專業化市場化招商,力爭簽約億元以上項目400個以上,特別是在引進5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上實現突破。
辦好重大活動,認真籌備辦好第二十五屆中國農加工投洽會、第九屆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第七屆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峰會和第四十一屆中國國際康復輔助器具暨國際福祉機器博覽會。
優化營商環境,制定優化營商環境獎懲辦法,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不超過60個工作日,持續優化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力爭營商環境評價進入全省第一方陣。
增改革動力 重點抓好“十項改革”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落實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深化黨政機構改革,全面推開聘任制公務員招聘,做好黨政機構改革“后半篇文章”。
深化事業單位改革,上半年開始部署推進市、縣兩級事業單位重塑性改革,制訂具體改革方案,確保年底前全面完成。
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積極申報省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試點。
深化地方金融改革,穩步推進農商行改革,年底前完成全市農商行系統化險工作。
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快政府投融資平臺轉型升級,提高引導基金運營效率。
推進民營企業結構性改革,提升管理水平,規范經營行為,積極引導“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工作,加快推動企業晉檔升級。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堅持緊日子保基本、調結構保戰略,不斷提高財政資金資源配置效率。
深化放權賦能改革,對已經明確的255項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堅持放權不放責任,進一步厘清市、縣兩級監管職責邊界。
深化開發區改革,支持符合條件的開發區申報與主體功能區相匹配的省級開發區,支持現有的省級開發區晉升國家級,確保開發區產業用地占比60%以上;全面推行“管委會+公司”管理模式,6月底前全部完成改制任務。
起步就是沖刺,開局就是決戰。新的一年,藍圖已經繪就,號角已經吹響,錨定“六個現代化駐馬店”建設目標,突出變革性、牽引性、標志性,聚焦主要矛盾,抓牢重點關鍵,推動“十大戰略”往實里抓、向目標奔,現代化駐馬店建設壯闊起航、行穩致遠,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