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批六家戶外演藝新空間正式掛牌
摘要:“演藝新空間+民營院團”攜手,烹制了一道道創新演藝產業的“私房菜” 2019年,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在全國率先制定了《上海市演藝新空間運營標準(試行版)》——“演藝新空間”新業態模式誕生!
浦江游輪上賞美景,聽昆曲,醉入城市的夜晚;在“都市綠洲”聽《劇院魅影》《巴黎圣母院》,看演出逛市集兩相宜……戶外演藝空間成為疫情發生以來,上海文化演出和旅游市場主動“化危為機”的新探索。昨天,上汽·上海文化廣場、快樂船長8號、上海兒童藝術劇院、上海保利大劇院、新天安堂廣場、上海音樂廳廣場首批六家戶外演藝新空間獲得正式授牌。
截至2020年上半年,上海演藝新空間數量已達60家。日前經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督查,49家單位順利通過評測。在邁向“亞洲演藝之都”建設的道路上,這些演藝新空間的誕生與發展,激活了演藝市場的增值效應,也讓藝術深深浸潤著城市的肌理,煥發出城市生活的理想光澤。
戶外演藝新空間,帶動“文旅結合”空間規劃創新
“在防疫常態化形勢下,戶外舞臺使劇場既有的空間得到創新開發與利用,成為一條新出路。它不僅提升了行業伙伴的信心,重建演出市場和觀演關系,同時,也是劇院在突破傳統演出形式方面的創新實踐。”上汽·上海文化廣場總經理張潔說,文化廣場新開辟的戶外演藝新空間可容納400至1000人。7月11日至8月23日期間,推出持續七周、共計約28場主題多元的現場演出。文創市集,以及戶外演藝新空間與永嘉路休閑空間乃至整個劇場南區的聯動,打造成一個融合文化、休閑、娛樂等多種藝術體驗形式與生活方式的“都市綠洲”。
在黃浦江上,快樂船長8號攜手上海昆劇團推出了全新的文旅融合產品——“浦江蘭韻”專場。它將“非遺”劇種昆劇推廣到旅游第一線,攜程網站上售價368元的套餐銷售火爆,市場反響很好。上海快樂船長游船公司總經理黃慶告始終在思考如何打造出既傳統又時尚的新業態,對單一的航線進行改造升級,進一步吸引更多游客。
“戶外演藝新空間,有望成為上海文化消費領域的新亮點。”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會長韋芝說,它們的誕生和發展,在進一步拓展上海演藝經營思路的同時,也帶動“文旅結合”空間規劃的創新。結合室內演藝新空間一年多來的成就與經驗,兩者將合力推動上海文旅產業和演出市場的繁榮發展。
“演藝新空間+民營院團”攜手,烹制了一道道創新演藝產業的“私房菜”
2019年,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在全國率先制定了《上海市演藝新空間運營標準(試行版)》——“演藝新空間”新業態模式誕生!這些從商廈、酒店、書店、游輪、酒吧、咖吧、書吧等商業場館中開拓出的“文藝綠洲”,逐漸成為城市演藝空間生態的多樣化特征。
經過一年多的發展,截至2020年上半年,上海演藝新空間數量已達到60家,2019年演出超過6000場。其中,以水上大舞臺、林肯爵士樂上海中心為代表的16家演藝新空間,全年演出達到3500多場,占總場次的60%以上。
原創環境戲劇的到來,賦予消費與服務更多文化內涵,極大地滿足了年輕消費群體的休閑與社交需求。《我只是一個過客》《蝙蝠的回憶》《JACK的星空》等多部根據酒吧量身定制的環境戲劇,由滬上老牌民營話劇團上海現代人劇社打造,“演藝新空間+民營院團”攜手,烹制了一道道創新演藝產業的“私房菜”。
“演藝新空間的誕生,是在傳統劇場商演與社區劇場文化配送之外,走出了一條發展的新路子。”上海現代人劇社社長張余表示,全市300多家注冊民營院團在這些演藝新空間中尋找到了藝術創作的新平臺和新機遇。未來,憑借演出賦能的演藝新空間有望走上IP化的道路,成為一家家擁有品牌粉絲的“演出專賣店”。 記者 童薇菁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