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源頭田灣:家家有漁網 人人可撐船
摘要:目前,全縣45公里淮河河道實現了無一艘采砂船只、無一部涉砂器械的禁采局面,淮河河道再現岸綠水凈、天藍鳥鳴。村民組組長田想想說:“想不到就在我們村前淮河里能捕捉到長10厘米左右的刀魚,這是多年沒見過的事了?!贝迕駛兌颊f,這是幾年來淮河水質生態修復的結果。
記者 楊軍民 文/圖
村民利用農閑時間織網,這項傳統技能在村里代代相傳。(資料圖片)
正陽縣淮河源頭有一個叫田灣的村莊。問起莊史,本村有老人說,明朝時期,湖北麻城田姓兄弟倆遷徙而來,因有弄水捕魚手段,就依河而居開始了在這里繁衍生息。在村南直直從西而來的淮河突然向南拐了個彎,也是本村取名田灣的原因。
這個村莊與附近村莊一樣,有旱耕地、有水稻田,以田姓為主的52戶人家不規則臨淮而居。稍稍農閑時,走進每家院落,你會看到有人在織漁網,有人在修整漁船,儼然成了沿淮漁民村。本村村民組組長田想想驕傲地說:“我村可以說家家有漁網,人人能撐船。在以前,想吃魚或者上午來客了,隨時到淮河里就能弄上來幾條魚,不耽誤中午做下酒菜。”隨著周圍地市城鎮化建設發展,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淮河河砂遭到大肆開采,加上沿淮一些養殖、造紙排污問題沒能很好解決,入淮河水受到污染,正陽南部“稻香水美魚肥”的一時風景不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16年5月底以來,正陽縣委、縣政府把淮河生態修復作為政治站位高度來認識,全縣45公里淮河全面實行了禁采。目前,全縣45公里淮河河道實現了無一艘采砂船只、無一部涉砂器械的禁采局面,淮河河道再現岸綠水凈、天藍鳥鳴。田灣村村民介紹,禁采近4年來,淮河生態得到保護,不知道啥時候淮河里長滿一片片菱角?,F在,每天本村有幾十人下河撈菱角,多者一天撈200斤左右,除了自己吃個新鮮,大都拉到省道邊賣掉了。
村民組組長田想想說:“想不到就在我們村前淮河里能捕捉到長10厘米左右的刀魚,這是多年沒見過的事了。”村民們都說,這是幾年來淮河水質生態修復的結果。幾年前,下淮河洗澡因為水質污染,渾身會出現奇癢、起疙瘩?,F在,水清澈透明能一眼看到底兒,水質越來越好。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