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的美麗嬗變
摘要:南老莊村西張莊村66歲的村民齊林國和老伴今年在自家地里種上艾草。種植艾草很適合家中缺乏主要勞動力,又沒有合適的務工渠道,也不能外出務工的村民。香菇種植打破傳統的靠煤炭加熱催花,利用局部小氣候讓香菇自然催花,綠色、健康。
□全媒體首席記者 高琳琳 通訊員 李艷 文/圖
一幢兩層的小洋樓坐落在村南頭,新式的外墻十分醒目,不銹鋼大門兩側開滿玫瑰(如圖),寬敞明亮的小院被主人打理得十分干凈,一對老夫妻在院里悠閑地聊著天,不慌不忙地做著手中的活計。
這是記者近日在驛城區蟻蜂鎮南老莊村西張莊看到的場景。
提起南老莊村,許多市民會感到有些陌生,但說起蟻蜂鎮的云夢山,很多人都去過那里。其實,云夢山的主峰就在南老莊村的南側。南老莊村原來并不叫這個名字,原來名叫老村,為與蟻蜂鎮的另一個“老莊”區分,分別更名為“南老莊”、“北老莊”。
以前的南老莊村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村集體經濟薄弱。現在走進南老莊村,馬路平坦寬闊,一幢幢小樓拔地而起,村里環境整潔,村委各類辦公、服務設施一應俱全。
“南老莊村近些年發生的變化得益于鎮黨委的領導和全體村民的齊心。”南老莊村黨支部書記張剛軍告訴記者,2018年下半年,蟻蜂鎮進行四好公路整治加寬道路,村委迅速召開全體村干部、黨員以及鄉賢理事、村民組長動員會,大家爭先恐后獻言獻策。經過46天的奮戰,村里順利完成了道路擴寬,結束了幾個自然村沒有全部貫通的局面,讓村民們享受到政府的惠民政策。
南老莊村西張莊村66歲的村民齊林國和老伴今年在自家地里種上艾草。老人說,他和老伴年紀大了,在家閑著沒事就種植了一些艾草,晾干后有人回收,每年能增加一些收入。
讓村名們轉變幾十年的種植觀念改種艾草,得益于驛城區蟻蜂鎮黨委和村委的幫助。種植艾草很適合家中缺乏主要勞動力,又沒有合適的務工渠道,也不能外出務工的村民。
西張灣組的齊振友成立河南省振友食用菌種植有限公司,從不起眼的作坊式生產,到現在發展有大棚近50座,年產值近40萬元,規模還在不斷擴大。香菇種植打破傳統的靠煤炭加熱催花,利用局部小氣候讓香菇自然催花,綠色、健康。同時帶動貧困戶勞動力就業,企業助力脫貧攻堅,在蒸鍋、點種、割苗、泡水、采菇等種植過程中都需要勞動力,周邊貧困戶通過自身勞動,增加收入,增強脫貧致富信心。
張剛軍說,黨的富民惠民、各項扶貧政策給全村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現代科技信息技術幫村民架起了通向小康路的金橋。下一步,村委將充分利用資源優勢,依托農家觀光、采摘等優勢,實現集種植養殖、加工和銷售于一體的發展模式,進一步壯大農村經濟,增加村民收入,改善村民生活,建設富裕、文明、美麗、和諧的新農村。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