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人的誠信:跨越半世紀 10元工錢今120倍歸還
摘要:中新網嘉興3月4日電(記者 胡小麗 通訊員 魏衍方)50年前,浙江桐鄉的孫杏寶欠了木工張發林10元工錢,而今,她已年過九旬,心中卻未曾忘記這事,并于近日竟冒雨徒步走到張發林
中新網嘉興3月4日電(記者 胡小麗 通訊員 魏衍方)50年前,浙江桐鄉的孫杏寶欠了木工張發林10元工錢,而今,她已年過九旬,心中卻未曾忘記這事,并于近日竟冒雨徒步走到張發林家,以120倍1200元償還了欠款。
“50年前,大兒子結婚,我請村里的張發林到家里做家具,記了八個工,當時家里特別窮,一時拿不出工錢,就先欠著,一欠欠了這么多年,張發林從來沒到家里討要過,他一直不提,我竟把這事忘了。”今年98歲的孫杏寶回憶。
半個世紀過去,張發林如今也只記得當時去孫杏寶家做過幾天活,具體做了什么,他已記不清,“那時候,村上很多人家造房子、做柜子,都會找我。大家都不寬裕,造房子欠工錢是常事。”
只是張發林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他從不主動討要工錢,50年來,他也從未跟孫杏寶提過還錢的事,“那時想,要是真不還,也就算了。”
不久前,孫杏寶忽然想起當年有一個大衣柜的工錢至今未付,“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這筆錢欠了這么多年,必須趕緊還上!”此時的孫杏寶恨不得立馬來到張發林家,當面還債并補償。
2月以來,江南的雨未曾停過,又濕又冷,近百歲的孫杏寶雖身子骨尚健朗,但這樣的天氣依舊給她造成了極大的不便,“當面還錢,只能等雨小一些。”孫杏寶心理打算著。
隨后,她套上厚厚的棉衣,拄著拐杖,帶著從銀行里取來的養老金,慢慢地地走往張發林家,兩三公里的路,孫杏寶走了1個多小時。
見到張發林的妻子,孫杏寶趕忙掏出了揣在兜里的1200元,“之前的木工錢,我帶來了,你們別嫌棄。”
張發林的妻子對孫杏寶的行為又驚訝又意外,并忙把錢推還給老人,“這我可不能收啊!”
“就當是了我一個心愿吧。”老人懇切地說。再三推讓后,張發林妻子最終收下了這份心意。
為什么要以這種方式還這筆錢?“現在,工錢漲價了啊。”孫杏寶解釋,在她看來,這樣還錢是應該的,她甚至對自己之前忘記還這筆錢而心懷愧疚。
對這件事情,網友“海浪聲聲”評價道:“木匠留下的是一份善良和樸實,老人付出的是一份尊重和誠信,這些溫暖的力量無法用數字和金錢去衡量。”
孫杏寶所在村干部顏家樂則感慨:“孫杏寶的行為像一面鏡子,折射出普通百姓對中華傳統美德的傳承和踐行。”(完)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大河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