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來一年好春光 好日子靠奮斗
摘要:走過一村又一莊 好新聞走出來迎來一年好春光 好日子靠奮斗走進新春講述夢想,我的故事我的奮斗。己亥新春,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的編輯記者深入街道社區、田間地頭,用心靈傾
走過一村又一莊 好新聞走出來
迎來一年好春光 好日子靠奮斗
走進新春講述夢想,我的故事我的奮斗。己亥新春,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的編輯記者深入街道社區、田間地頭,用心靈傾聽百姓心聲、用雙腳展開田野調查、用鏡頭捕捉時代變遷。新春走基層,走下去、沉下來、“捉活魚”,尋找我們身邊的“最美天中人”,紀錄他們的真實人生,讓他們成為新時代奮斗故事的主人公,為廣大讀者奉獻接著基層“地氣”的、帶著記者情感體溫的平民故事……
巧手農家女余水云:幸福人生織出來
記者 梁靈芝 文/圖
余水云正在向姐妹們傳授編織技巧。
小院門前掛著的“鄭州輕工業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創新實踐基地”的牌子,好像比“駐馬店市恒美工藝編織有限公司”更能“唬人”。但這絕不是噱頭——這所普普通通的二層民居里生產出的純手工編織各類工藝品、玩具、服裝鞋帽、家居藝術擺件等,悄無聲息地走出了國門,銷往美國、英國、法國、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家,年銷售額超過100萬元。
打開恒美工藝編織有限公司的網頁,各式各樣的工藝品琳瑯滿目,精巧可愛的大小玩偶、時尚新穎的兒童裙裝、各種窗簾掛件、廳堂地毯、披肩圍巾、嬰兒鞋襪……這些產品多由鄭州輕工業學院和黃淮學院工藝美術系學生們悉心設計,經工人們反復研磨、改進、調整,最后編織成精美時尚的樣品,再由公司專人負責打理網店,逐一展示??蛻魝兙褪峭ㄟ^宣傳網頁選擇合適的樣品,電話洽談、下訂單、付款,很多客戶至今都未謀面。通過這張看不見的網,恒美工藝的編織品幾年間迅速走向世界。
40歲的余水云是確山縣新安店鎮人。在創建恒美工藝編織有限公司以前,她輾轉到過南方,進廠做過工人,開過電子產品加工廠,學過面點制作,開過蛋糕房,但都以失敗而告終。她的編織生涯緣于自己的孩子。
那時候她在南方打工,每次過完年要走的時候,孩子的不舍總讓她心緒難平。余水云自幼心靈手巧,是一把編織的好手。在遠離親人的異鄉,余水云決定編織玩具給孩子作為禮物。
于是,一有空閑時間,余水云就拿起鉤針,扯個線團,照著商場超市里熱賣的玩具樣子編織小玩具。小小的鉤針、五顏六色的毛線團和編織而成的玩具,傾注了一個母親的愛和思念。
2012年,余水云二次創業失敗,為了離孩子近一點,余水云就留在了駐馬店市區。閑暇之余,她還是喜歡拿起鉤針、毛線團纏纏繞繞,就像生活中厘不清的思緒。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余水云聽說編織工藝品在云南很有市場。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余水云把自己的編織品拿到人流量大的世紀廣場去賣,精巧的掛件和玩偶吸引了很多路人駐足觀看,很快賣了100多元錢。
余水云的第三次創業由此開啟。
她悉心研習編織技巧。同時,發動親戚和鄰居參與,手把手教她們編織。為了學習更多的花樣和針法,她經常逛各地的毛線市場,見到不會編織的物品就買回來研究。她的編織技巧突飛猛進,編織作品也日漸精美。
追隨者越來越多,產品也越來越多,此時銷售卻陷入了瓶頸。為了打開銷路,2013年五一期間,余水云參加洛陽牡丹節,此后還多次參加中國農加工洽談會,并大量收集信息,趕赴全國的展銷會。然而,產品再好銷,靠一己之力奔波于各類展會終歸不是長法,業務量也很有限,要想把編織事業做大,還得另辟蹊徑。
2014年,一個朋友給余水云指了一條路:網絡聯通世界,置身于現代世界,要善于利用網絡。
一語點醒夢中人。當年,余水云注冊了恒美工藝編織有限公司,在網站上的店鋪也開始指定專人打理,公司的第一批3000元訂單就是銷往韓國的。
如今我們看到的恒美工藝編織網店頁面,就是余水云和她的伙伴們努力經營幾年、日臻完善,并為公司掙得大量出口訂單的頁面。就這樣,余水云打開了海外市場,訂單慢慢增多,產品遠銷日本、韓國、加拿大、美國、德國等國家,產品供不應求,倉庫里根本沒有存貨,國內市場也顧不上拓展了。
然而,這并不是余水云的終極夢想。編織手工藝產品,可延伸性無限,市場潛力巨大,而且人人都能做。余水云想把編織的夢想織遍天中,打造一座沒有圍墻的工廠,愿媽媽們工作之余都能自由自主地陪伴孩子成長。
為了這個夢想,這幾年來,余水云一直致力于發展編織工藝。她先后與鄭州輕工業學院、黃淮學院達成合作,請來專業設計人才為公司助力,將公司變成兩校的實踐基地,著力打造自主品牌;在市、區婦聯的幫助下,在汝南、確山、泌陽等地多次開展編織工藝培訓,先后在江西省和我市確山、汝南、泌陽建立了四個分公司,共帶動300多名留守婦女、殘疾人和下崗女工就業。2018年,余氏鉤編被市政府和市文廣新局列為駐馬店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對編織工藝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司要發展,必須為產品賦予品牌和文化內涵。2017年,公司產品卡通盤古形象設計獲得全國高校設計獎;代表天中文化形象的梁山伯與祝英臺擺件也受到有關專家的高度評價。余水云表示,公司已經在自主研發方面走出了第一步,下一步,產品將更多地融入天中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說了,我們都是追夢人,那就讓我的夢想緊緊擁抱天中夢吧!”余水云笑著。結束了采訪,讓我們祝福這個堅強的女子夢想成真!
書法家毛國典:讓鄉親們過個傳統年
記者 陳司 通訊員 肖喜鋒 文/圖
又是一年新春到,濃濃祝福送萬家。2月2日,農歷臘月二十八上午,上蔡縣蔡明園廣場上由上蔡縣文明辦、上蔡縣書法家協會承辦的“書法家送萬福進萬家”志愿服務公益活動舉行。
上蔡縣官方微信公眾號《上蔡發布》公開了上蔡籍中國書協副主席、江西省書協主席毛國典將于2日上午為鄉親們義寫春聯的消息,很多人不顧嚴寒,放棄休息時間早早來到現場排隊等候。
活動現場,毛國典和數十位全國知名書法家冒著嚴寒,擺開書桌,攤開紅紙,揮毫潑墨,將真誠的祝福付諸筆端,為上蔡父老鄉親送上了一副副贊美新生活、歌頌新時代,洋溢著吉祥、喜慶氣氛的大紅春聯。“翰墨傳情、春聯送福,讓鄉親們感受傳統書法之美,過一個紅火的中國年!”毛國典現場為求字的鄉親揮毫潑墨,感受著來自家鄉的年味兒。
毛國典在為群眾寫“福”字。
拿到春聯的鄉親笑逐顏開。
鄉村醫療組:你的健康 我們守護
記者 楊軍民 通訊員 田玉堂 文/圖
醫療小組的醫生為貧困戶趙安中檢查身體。
春節期間,正陽縣新阮店鄉衛生院組成送溫暖醫療小組,為全鄉40戶貧困戶送去棉被和食用油,并為一些慢性病患者開方送藥,送上春節的慰問和祝福。
慰問組的醫生踏著泥濘,來到老人家中,為他診斷病情。陳莊組53歲的貧困戶趙安中患強直性脊柱炎、冠心病,不能立身行走。送診醫生不僅義務為他診病送藥,還給他送上了棉被和食用油。他感激地說:“天氣這么冷,你們來給我送被子,還給我檢查身體,謝謝你們了!”
“作為全國群眾滿意的鄉鎮衛生院,我們推行貧困人口、特困人員先診療后付費政策,以貧困家庭、65歲以上老年人、6歲兒童、孕產婦、慢性病患者、殘疾人等為重點人群,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春節到了,我們發動全院干部職工為特困戶捐款獻心。購買了40床被子和40桶食用油,利用兩天時間全部送到特困戶家中。”該院負責人介紹說。
脫貧戶林存貴:致富路上再奮斗
記者 張新義 文/圖
三代同堂的林存貴通過養牛過上了幸福生活。
小林莊是確山縣瓦崗鎮林莊村的一個小村子,聽鎮、村干部說,村里曾經有個建檔立卡貧困戶林存貴,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幫助下,不等不靠,干勁兒很足;脫貧后更是勤奮進取,發展產業,贏得了干部、群眾的一致稱贊。記者決定走近他,聽聽他的故事。
由于當天路滑,記者驅車前往林存貴家時,已近中午。一見記者到來,這位樸實的山里漢子連聲說:“麻煩你了,這么冷的天。到屋里烤烤火。”烤火的屋子,就在他家的新房子后面,和他家的養牛場緊挨著。進到屋里,看到兩個年輕人和幾個小孩子圍在劈柴火堆旁,林存貴介紹說是他的兒子、兒媳和孫子、孫女。孩子們在暖意融融的火堆旁嬉戲,旁邊是20多頭膘肥體壯的黃牛和幾頭小牛犢,正在安閑地吃著草料。
林存貴不怎么愛說話,但喜歡笑,臉上總是樂呵呵的。兒子林松濤和父親一起養牛,還流轉了200多畝地,除種西瓜、種紅薯外,還種了花生和玉米。前些年,林存貴因為生病致貧,老伴兒去世得早,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這個山里的漢子有著大山一樣的堅毅,縣、鎮、村積極落實精準扶貧政策,他的疾病得到了很好的治療,又恢復了往日的健壯。
2017年秋天,林存貴光榮脫貧了。脫貧后的他,決心帶領兒子好好干一番事業。干了大半輩子農活的他,對土地有著割舍不斷的眷戀。誰家的土地撂荒了,他就流轉過來,一塊一塊的,已經有200多畝了。“雖然不連片,大型機械用不上,但還是覺得種起來高興,荒在那兒太可惜了。”林存貴說。
牛棚里有7頭剛出生不久的小牛犢,其中一頭是大年初三剛出生的。“年前一頭母牛生了雙胞胎,鎮里獎勵俺家一場電影。”林存貴滿懷感激之情。
如今已是村民組長的林存貴,正帶領著家人用勤勞和奮斗追逐著夢想,也帶動著村子里的父老鄉親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原書記到俺家過大年
記者 吳振海 通訊員 宋超喜
當天下午,第一書記原玉榮帶著精心準備的年貨,來到了獅子口村委彎棗樹村貧困戶時偉杰家過大年。這已經是她在貧困戶家中過的第三個年了。
時偉杰與女兒時雪蕾從屋里迎了出來,連聲說:“謝謝原書記,大過年的,您又帶著這么多新年禮物來俺家!”
“別說客氣話了!今天我就是來和你們一起過年的。”原玉榮微笑著說。她邊說邊把準備的米、面、油、羊肉等年貨遞給時偉杰,還為時雪蕾、時雪昊帶來了“文化年貨”:兩個嶄新的書包和《
說話間,原玉榮與時雪蕾準備的油炸麻圓、芹菜肉絲、青椒炒雞蛋和熱氣騰騰的水餃逐一端上桌來,散發出濃郁的香味。
席間,時雪蕾、時雪昊姐弟倆笑得開心,吃得香甜。原玉榮還給姐弟倆準備了壓歲錢,鼓勵他們好好學習、快樂成長!
萬家團圓的除夕,原玉榮放棄與家人團聚,到他家過大年,讓樸實憨厚的時偉杰感動得不知說什么才好。自打妻子張杰因患膽管癌病故后,原書記一次次到他家,為他家落實合作幫扶、光伏帶動等扶貧措施,解決實際困難與問題。兒子雪昊聽力殘疾,原書記為雪昊辦理了低保,申請了殘疾人生活補貼,還時常給兩個孩子添置新衣。為了讓時偉杰既能照顧家又能掙到錢,又幫他在當地企業找到了一份工作,給了他生活的信心與力量。
吃著年夜飯,時偉杰不禁濕了眼眶。在新年的祝福聲中,原玉榮與時偉杰一家依依惜別。夜色中,路過村頭的文化廣場,伴隨著喜慶的《吉祥中國年》樂曲,村里的姐妹們正在跳著歡快的舞蹈。踏著鼓點,原玉榮又往貧困戶時川川家走去。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