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1+1》女童家中被打,我們如何救她?
摘要: 一段長約3分16秒的視頻,一段攝于今年9、10月的4段視頻,一經公開發布隨即引發公憤。《新聞1+1》今日關注:女童家中被打,我們如何救她?演播室主持人 白巖松:您好觀眾朋
一段長約3分16秒的視頻,一段攝于今年9、10月的4段視頻,一經公開發布隨即引發公憤。
《新聞1+1》今日關注:女童家中被打,我們如何救她?
演播室主持人 白巖松: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從昨天開始一段三分多鐘的視頻呢,讓人不敢看,不忍看,甚至沒法看,這是深圳的一對夫婦在家里頭虐待自己的女兒,幾乎屬于是想起來就打女兒一頓,甚至這個女兒的這個小哥哥就習慣性的經常打一打她。
這段視頻當然是由另外的一種途徑,也就是他自己家里裝的探頭,原來是要監控孩子學習,但是它通過朋友的手機,然后操縱過,所以這個朋友可能又獲取了這個密碼,然后等等,一會兒片子里會去解釋,當然究竟這兒合不合法或者說有哪些問題,片子當中也會有專家去回答。
但是我們還是把視線收回到這個倒霉女孩,因為這個父親和母親簡直令人發指這樣的行為,于是大家就怒了,這怒了很正常,看看,誰來救救這個孩子,深圳虐童事件引全網震怒。深圳虐童案,作惡者應該嚴懲,深圳虐童事件,孩子多次被父母打倒,這將對其成長造成哪些影響,深圳虐童視頻,被打女孩的鎮靜讓人心疼。
發生地是在深圳,但是在全國的很多地方都可能有這樣的父母會虐待自己的孩子,所以把它簡單的定義為深圳虐童案,其實并不合理,就像不必探討親媽后媽,這樣的媽就是一個違法的糟糕的媽和爸。
但是現在有一個最新的消息我們看一下,就是在我們節目開始前幾分鐘,深圳寶安區的街道辦事處發了一個情況通報,再次感謝各界人士對我街道發生的家暴事件的關注,目前女童在街道專業心理輔導老師和社工陪護下,飲食睡眠正常,溝通交流狀態良好,經過醫院全面體檢,女童身體各項指標正常,將繼續上學,公安機關正在依法偵辦案件。
為保護未成年人,不影響其正常生活和學習,建議社會公眾和媒體暫不探視或采訪,我們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和婦聯將持續關愛幫扶女童,女童的安全和權益有充分的保障,沒錯這里還涉及未成年人的權益保護。
來,接下來我們就透過這個不忍看的視頻去關注,在家里孩子被打我們該如何救他呢?
12月22日,“志愿者官網”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篇題為《又現虐童視頻,跪求轉發找到受虐女孩并報警》的推文,一段長約3分16秒的視頻顯示:一名身穿深圳校服的女童,在家中遭到毆打。抽耳光、拉拽頭發、被掃帚抽打以及被腳踹,這一幕幕,一時激起了公憤。
視頻曝光后的第二天,12月23日上午,深圳市公安局官方微博留言稱:“我們正在調查”。當日17點15分,深圳寶安區委宣傳部官方微博就此事發布通報稱,接此情況后,寶安公安分局立即開展核查,并于10時30分許,將視頻中涉及的相關人員劉某華、陳某文及涉事女童帶回轄區派出所調查。
深圳寶安區委宣傳部的通報,特別指出網傳視頻中,女童被毆打的的時間段,分別是9月26號和27號,以及10月19、20號共四次。經詢問,母親陳某文、父親劉某華對毆打女童的事實供認不諱。
視頻曝光后,深圳市寶安區婦聯也在第一時間采取了行動,備受關注的女童現由街道社工和心理咨詢師陪護,進行心理輔導。同時,婦聯已聯系寶安區人民法院為受害女童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從被曝光的視頻中,可見參與毆打女童的,除了女童的母親,還有身著美團外賣騎手工作服的父親,甚至就連家中的小哥哥也出手冒犯。
12月23日,美團外賣也發布了一則聲明,在表達視頻令人非常揪心的同時,也證實了這名男子確實曾是深圳的美團騎手,于2018年8月26日入職,12月6日已經離職,美團方面已將其所有資相關資料提供給了當地警方,并表示后續也將為女童提供幫助。
在被曝光的視頻中,最讓人悲痛的是,女童母親拿起掃把、凳子毆打,還把她的鉛筆、紙張扔到地上時,小女孩卻沒有任何反抗、躲閃、哭泣等,神情極其麻木。
據曝光視頻顯示,10月20號,女孩和哥哥在桌子上吃飯,孩子的母親毫無征兆地突然發怒,一番斥責后又是一頓暴打,女孩從地上站起來后,毫無反應,繼續吃飯。
白巖松:習慣,父母居然習慣打自己的孩子,想起來好像就打一頓,更讓人難過的當然是像很多網友所說的,是這個孩子似乎也習慣了挨打,都沒有什么孩子該有的疼了之后的這種反應,幾乎被打完之后該干嘛還干嘛,這讓人的心里頭的確看完太難受了,包括我的同事都在說因為他自己的這個孩子,也是這個幾歲的樣子,就沒法看,看完這一下午都在難受。
迅速采取行動是必須的,深圳寶安區警方查證視頻內容屬實,已將父母帶回派出所進行調查,那么深圳寶安區的婦聯向法院申請女童人身安全保護令這還是比較新鮮的,就立即申請女童人身安全保護令,安排社工和街道對女童進行心理輔導。
接下來我們就關注申請女童人身安全保護令,它都能得到哪些保護,我們來看一下。
人民法院保護受侵害當事人的具體措施包括,禁止被申請人實施家庭暴力,當然禁止被申請人騷擾、跟蹤、接觸申請人及其相關近親屬,要有隔離帶;責令被申請人遷出申請人住所,要有一道安全的墻;保護申請人人身安全和其他的這種措施,因為現在是在申請的過程當中。
接下來我們就連線一位嘉賓,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研究中心的主任佟麗華,佟主任您好。
白巖松:我相信您看這段視頻的時候也當然是非常揪心,雖然您一直開展這方面的工作,您了解的情況其實比我們看到的還要多很多,但是這一個三分多鐘的視頻,僅以這三分多鐘的視頻來看,你覺得它是一個什么樣性質的這種家暴?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 佟麗華:非常揪心,這就是我們說的情節非常惡劣的這樣一個家庭暴力,這個針對孩子的虐待行為,這個在事實上是比較清楚的。
白巖松:但是佟主任,接下來可能會有一個反差,我也看到有的網友的留言說這樣的父母就斃了吧,斃了當然是不可能的,因為必須要符合這種法律的這種精神,但是反差之大到了今天也有法律專家說由于孩子沒有這個外傷,包括剛才最新我們節目開播前幾分鐘的時候,當地街道辦事處的情況說明當中也寫孩子的一切身體指標都正常,甚至有可能父母都沒到犯罪的程度,您覺得呢?怎么看這個問題?
佟麗華:就是原來這個針對家庭暴力的包括有一些報案的案件,個別的一些地方的司法機關不立案,不去關注的一個主要的理由就是沒有外傷,包括發生一些比較嚴厲的,情節非常惡劣的針對孩子家庭暴力的案件,很多人也會說沒有構成輕傷,所以說不應該追求刑事責任,但是我們說這種看法完全是錯誤的。
那么其實我們虐待罪和故意傷害罪,現在在司法實踐中最大的一個區別,我們的故意傷害罪我們一般會按構成輕傷這樣一個傷情的鑒定標準確定是否定罪,但是從虐待罪的角度來說我們從來沒有說虐待罪必須構成輕傷,虐待罪主要就是我們說的家庭成員對這種老幼病殘實施這種我們說捆綁、打罵這種傷害行為,最關鍵強調的情節惡劣。
那么其實這種情節惡劣不僅是身體上我們看到的這種外傷的情況,比如說心理嚴重的傷害,像在這個案件當中我們都說都看了很揪心,這個孩子顯然已經被打的麻木和絕望,這絕對是一個嚴重的心理的傷害,這種情況從司法機關的角度上必須是給予考慮的。
白巖松:那接下來的時候,其實還有現在這樣的一種困惑,我今天也在網上看到了另外的一種聲音說,申請了這個人身安全保護,比如說等等讓他跟自己的父母分開,或者他的父母可能被行政拘留或者怎么怎么樣,那她不就失去父母的關愛了嗎等,還是應該讓她回到父母身邊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是不是此時真的應該立即建起一道墻來保護孩子?
佟麗華:首先是必須建立起一道墻來,否則的話如果一直我們說孩子再挨打,還是要回到家庭當中去,還是要讓父母回到家庭當中去,家庭針對兒童的暴力問題永遠解決不了。
首先要介紹一下人身安全保護令,人身安全保護令原來是最高法院推的一個司法政策,在2015年的這個反家庭暴力法當中通過立法的形式把它確認下來,2016年這個反家庭暴力法實施以后到現在,全國現在至少有三千多例人身安全保護令,聽起來似乎不少,但是平均一個縣也就是一例案件,所以說人身安全保護令在實踐當中,真正被實施的還是非常少的,這個制度將來應該更進一步的推廣,這是第一點。
第二在這個案件當中,人身安全保護令是一方面,但是還遠遠不夠。
白巖松:那還需要添加什么?
佟麗華:其實在這個案件當中坦率的說認為人身安全保護令不是最佳的法律措施,其實最佳的法律措施是兩方面,一是當地公安機關已經開始做的,也就是公安機關開始這種偵查的情況,偵查以后會確定到底是違法還是犯罪,應該是追究行政的這樣一個違法責任,還是追究刑事的法律責任,這是有司法機關要去裁決,這是公安機關的一條線。
另外其實2015年1月1日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公安部和民政部就是專門處理家庭發生的監護人侵害孩子權益的這樣一個政策,其實非常明確了類似的案件發生以后,從另外一條線索,比如說我們民政部門是要積極介入的,我們的民政部門介入以后要解決哪些問題?比如說這個孩子如果帶離家庭以后,比如說像這個孩子帶離家庭以后首先要把他放在一個安置的場所,如果有其他的親屬朋友固然好,如果沒有的話可能放到我們說政府民政部門的未成年救助保護機構,然后政府的未成年救助保護機構,要對家庭進行教育方面的輔導,進行調查的評估,最后來會商這個孩子什么時候是否回到這個家庭。
如果情況非常嚴重,還要提起撤銷監護人資格的訴訟,這些都是政府要采取的一些措施,也就是說在這個案件當中就監護部分,坦率的說雖然當地已經采取了一些心理安撫這樣一些陪護一些措施,但是就監護部分,我認為采取的措施還不夠。
白巖松:的確現在恐怕也是會在一個慢慢改進的過程中,另外恐怕還有一點佟主任,比如說孩子可能因為她害怕,這畢竟是自己的父母,將來再打我怎么辦,那可能她會說輕了一些事情,另外也會產生渴望回家的這種意愿,這個時候究竟是聽孩子的呢?還是我們大人要準確的去評估?
佟麗華:針對家庭暴力案件我認為第一點尤其像這種孩子受到父母家庭暴力的案件,第一個就是從我們的最高司法政策當中提出來,如果孩子確實已經受到傷害,或者面臨嚴重的這種傷害,就要把他帶離這個場所,把孩子帶離這種危險的場地這是第一步,但是送到哪里呢?我們當時的政策提的是送到其他監護人,親屬或者說未成年救助保護機構。
但是從我的角度來說,我認為未來我們首先要給他放到政府的未成年救助保護機構,因為送到其他的親屬那里也面臨一個挑戰,你比如父親被抓起來的話應該送到母親那里,有時候母親還把所有的仇恨放到這個孩子身上。
白巖松:沒錯。
佟麗華:所以說這是一個非常尷尬的這樣一個局面,應該先把這個孩子放到一個未成年救助保護機構,由救助保護機構承擔臨時監護的責任,這個時候來研究這個孩子未來到底應該放到那里。
白巖松:然后接下來通過跟父母之間,以及很多很多的評估在確保安全之后,再下一步這樣的一些動作。
佟麗華:是這樣。
白巖松:好,一會兒有問題我們繼續探討,接下來我們當然也要去關注,其實圍繞這件事情被視頻在網上流傳出來的時候,也非常的怪異和出乎預料,因為不是往常的曝光所顯示的這是在家庭里面所發生的,來接下來我們共同思考。
昨天,這位8歲女童的殘忍遭遇,終于在社會和司法的干預下終止。而記錄女童不幸遭遇的,正是自家的攝像頭。也正為是這個安裝在家里的攝像頭,才使得這起所謂的“家務事”被公之于眾。
12月22號,一共四段女童被打的視頻,最初被一位叫做王華禮的環保組織負責人發布在其公眾號上,隨后又被其發布在微博上。之后,視頻被大量轉發,引發公眾的一片聲討。
昨天,王華禮對媒體表示,他其實早在今年九月份就看到了這些視頻。他告訴記者,視頻是從一個家庭監控app上下載的,賬號密碼是女孩父親的牌友提供。
昨天,也有媒體采訪到了毆打女孩父親的牌友王女士,她表示,毆打孩子的視頻內容是她在偶然情況下發現的。
記者:您是怎么拿到這個視頻的?
王女士:以前跟他孩子父親認識,經常就借用我的手機,登陸他家的監控,然后我有事沒事就登進去,看他們有沒有家暴,有一個多月吧,他爸爸媽媽經常虐待那個小女孩,因為我也是做這個育兒方面的,就把它(視頻)暴露出來了。
根據媒體報道,毆打孩子的父親平時喜歡在自家樓下棋牌室打麻將,今年9月,這位父親曾用牌友的手機登錄自己的視頻監控,查看自己孩子在家學習的情況。后來,王女士的手機就能自動登錄視頻監控賬號,而她也就因此發現了這家人毆打女童的情況。
隨后,這名牌友又將這一發現告訴了王華禮。
記者:你跟她父母是都接觸過嗎?
王女士:都接觸過,只是不是說很熟的那種,也算是朋友了,鄰居。
記者:我想問一下那個監控是他們自己家安的嗎?
王女士:對啊,自己家安的,安監控就是小朋友在家,不放心,看小朋友有沒有在家寫作業。
據媒體報道:王華禮在知道了監控視頻的賬號密碼后,大約打開了3、4次,每次都能觀看最近5天的監控視頻,他就把女童被打的段落都下載了下來。
視頻發布者 王華禮:我其實很早就拿到了這個視頻,我一直在努力試圖想去找到這個家庭,想幫助解決這個問題 因為虐待孩子會造成無情型人格。
12月22號,王華禮把在今年9月份和10月份分別下載的幾段毆打女童的視頻,合成了一整段三分多鐘的視頻,發布到了網上。
今天,當這段視頻引發輿論強烈關注的時候,已經沒有媒體可以聯系上視頻的下載和發布者王華禮了。為此,也有人表示王華禮采取這種手段進入別人家的監控視頻系統,下載拍攝內容并進行公開發布,是否涉嫌違法?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 張新寶:獲得個人信息,家里面的監控資料是不合法的,侵害了法律明確規定保護的當事人的隱私權,即使是由于每次偶然的原因,人家借她的手機登錄過這樣的監控,也不能夠再繼續去沒有經過他們的允許繼續登錄,去窺視人家家里面的活動,這個行為應當侵害隱私權的行為。
第二點假如說你不小心或者某種原因發現了別人隱私中的有些可能是侵害未成年人子女利益,也應當是向國家公權機關舉報,公安部門可以去進行調查,而不是應該在網上傳播他人的個人隱私,所以這個行為具有不正當性,并不是為了公共利益,為了一個家庭的利益,完全可以向公權部門舉報,這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打110報警一分鐘就解決了,而你反復去登錄別人家里面的監控,那這個里面包含著一個不良的心態。
第三點是由于這樣的一個爆料,有可能公安部門去查這個事,最后查實也證明被侵害人家里面確實存在著家暴虐待兒童的情況,那么在客觀上可能對于幫助公權部門了解這個事件破案有一點點幫助,但是原則上不構成一個人減輕或者是從輕處理的理由,刑法里面減輕或從輕并沒有這樣的情節。
白巖松:也就是說現在我們也覺得這里充滿著一種矛盾,因為從侵權法的這個專家角度來說,涉及到這進入人的家里,而且還多次登錄,包括涉及到未成年人你直接給人網上登錄,而不是去報警等等,這里涉及到不合法性,當然我們今天關注的不在這一點,只是說作為一個媒體聽到這方面的聲音。
但是另一方面感到矛盾的是如果沒有這樣的行為你又不知道這樣一個家庭的暴力的這種存在,接下來繼續連線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的主任佟麗華,佟主任,您看剛才我說的這件事情,含有一種巨大的矛盾,這里可能是具有了某種不合法的這種因素,你進人家里的探頭去看,而且還多次,但是這個我們不去談,可是另外一方面如果沒進去我們又不知道,家里面會有這樣打孩子和虐童的這種行為,那我們就會去擔心是不是很多家庭里也都有類似的行為?我們怎么才能去發現怎么辦?
佟麗華:這個針對兒童的家庭暴力案件,其實真正被追究法律責任的還非常少,在司法事件當中類似的案子必須得說還有很多,我們需要進一步加大關注力度,這是第一句話。
第二句話進入別人家庭的這種監控系統當然我們說這是這個侵害其他家庭隱私,但是我們說公布這樣一個兒童受到這種違法犯罪傷害的這樣一種情況,我們不能苛責這個當事人,我們的未成年保護法說的很清楚,保護未成年是所有的單位黨政機關也好,企事業單位也好和成年公民的共同責任,這個責任既是法律上的責任也是權力。
從這個角度來說其實對這樣一種行為,我認為不要去苛責他,坦率的說還是應該鼓勵這個每個成年人站出來來維護保障未成年的合法權益。
白巖松:對,但不是進入別人家這種監控的這種途徑,但是最后您只有20秒的時間,我們怎么去多發現這樣的情況呢?
佟麗華:我們的強制報告制度應該盡快建立起來,我們現在規定了一些仍要強制報告,但是違反了沒有法律懲罰措施,未來法律完善,應該把強制報告落實到位。
白巖松:好非常感謝佟主任帶給我們解析,也透過這樣一個大家都不忍心看到的事件更加激活整個社會,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哪怕是在我們看不到的別人的家里。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大河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