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200余張合影 留住與爺爺在一起的最后七年
摘要: 新華社沈陽11月29日電(記者于也童 黃璐)這是一組特殊的合影,干凈的畫面中,既有她青春靚麗的容顏,也有爺爺布滿歲月溝壑的臉。她叫石勐堯,合影中的爺爺已經在2017年的正
新華社沈陽11月29日電(記者于也童 黃璐)這是一組特殊的合影,干凈的畫面中,既有她青春靚麗的容顏,也有爺爺布滿歲月溝壑的臉。
她叫石勐堯,合影中的爺爺已經在2017年的正月初九離開了人世。從2010年開始,她一直堅持用鏡頭記錄自己與爺爺在一起的點點滴滴,200余張合影,描繪了一場充滿溫情的告別。
她用照片訴說愛 用鏡頭留住時間
今年29歲的石勐堯是個漂亮的撫順姑娘,她12歲考入原沈陽軍區政治部前進文工團,2016年轉業到沈陽市公安局,從舞蹈演員變成了一名人民警察。
石勐堯的爺爺石連啟,是一名中學校長。這個瘦瘦的老人,是石勐堯最牽掛的人。
“我從4歲開始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11歲時奶奶去世,因為那時候沒有太多機會拍照,我發現奶奶的輪廓在記憶中開始變得模糊。”石勐堯說,“我知道爺爺早晚有一天也會離開我,我想用照片記錄下和爺爺在一起的每個瞬間。”
2010年的一天,石勐堯回家看望爺爺。“我突然發現爺爺老了很多,行動也越來越慢了。”石勐堯說,“臨走前,我突然有股想和爺爺拍張照片的沖動。”
看著照片中的爺爺,石勐堯覺得自己很多無法表達的情愫都融在了這張照片中,她決定把這個故事繼續拍下去。這一拍,就是七年。
“爺爺為我做過的事,現在互換身份記錄在照片中”
干凈的畫面,簡單的構圖,溫馨的爺孫倆。石勐堯的照片雖然簡單,卻具有一種溫暖人心的力量。
石勐堯所有的照片都是自拍完成,拍攝場景幾乎都是在撫順老家的房子和附近的院子。七年多的時間里,她和爺爺一起拍了200多張照片。
其中有一張,是石勐堯彎下身子給爺爺剪腳趾甲,這張照片使用黑白膠片拍攝,無聲地訴說著爺孫倆的故事。
“有一年夏天我回家,爺爺總說腳疼,我一看爺爺的一些指甲翻到肉里面去了,我就幫他剪了。后來只要我一回家,就會幫他洗一洗腳,修剪指甲,這些都是小時候他為我做過的。”石勐堯說。
在石勐堯眼中,爺爺是一名優秀的模特。“他愛穿白襯衫,然后外搭一個小馬甲,再戴一頂前進帽,時尚著呢。”石勐堯說,“一聽說大家夸他帥氣,他就會高興地笑出聲來。”
“他對我做得太多,我做得還是太少了”
石勐堯和爺爺的合影被發布在網絡后,引起網友熱議,很多網友表示看了合影之后“淚崩”,也想起了自己與家中老人的記憶。
“看哭了,想我的爸爸了。”“我們來互換吧,我給你洗腳,給你講故事,給你扇扇子,給你買好吃的,像我小時候你為我做的事一樣。”“好想我姥爺,以前姥爺在的時候,我也喜歡跟他一起照相,他總是很可愛地配合我。”
“爺爺走了之后我覺得整個人都空了,回憶起來,他對我付出太多,而我對他做的還是太少了。”石勐堯說。
石勐堯把自己與爺爺的合影出版成書,這本《陪爺爺度過最后七年》將于今年12月底正式出版。“從爺爺健在時的溫馨合影,到爺爺衰老、病重、去世……照片中記錄的每一件事,都讓我和爺爺的記憶跨越時間的鴻溝,成為永恒的定格。”石勐堯說,“七年來,是相機和膠片幫我保留了與爺爺最珍貴的回憶,愛會在記憶里延續。”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中國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