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生 凝聚大愛助力村民脫貧
摘要:記者 張新理 王曉晶一個善良的背影,匯入茫茫人海。他用中國人熟悉的無私奉獻四個字,作為一生為人處事的座右銘;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堅持不懈詮釋著助人為樂的人生理念,樸
記者 張新理 王曉晶
一個善良的背影,匯入茫茫人海。他用中國人熟悉的無私奉獻四個字,作為一生為人處事的座右銘;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堅持不懈詮釋著助人為樂的人生理念,樸素的外表下擁有一顆高貴的心靈。
大音希聲,大愛無痕。確山縣三源農機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駐馬店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張大生就是這樣的人。脫貧攻堅戰役打響以來,張大生堅持把奉獻愛心作為自己生命中的應有之義,詮釋了助人為樂的人生價值;他一次次把大愛根植于田野,幫助他人,提升自己,好事做了一籮筐,用行動演繹了一個中國好人的崇高形象。
關心老兵 詮釋大愛真諦
2015年,張大生萌發了一個想法,尋找確山縣的抗戰老兵,并為他們切實辦點實事。
3年來,張大生堅持幫助看望確山縣15位新四軍抗戰老兵。為隨時幫助這些抗戰老兵,張大生給每位抗戰老兵家的大門上釘上“民族脊梁 抗戰老兵”的牌子,并把自己的名字和聯系電話寫在牌子上。
2017年10月上旬,94歲高齡的抗戰老兵郭景科因路滑不慎摔成骨折,家人將其送到該縣人民醫院治療。張大生得知后,立即帶著牛奶、水果等慰問品趕往醫院看望老人,并每天騎著摩托車給老人送去自己做的營養餐,35天過去了,老人的病情好轉并順利出院。
94歲的抗戰老兵徐德炳因家中失火導致房屋倒塌,張大生得知后,出資6萬多元為老人新建了房屋,老人的兒子剛開始對老人不管不問,看到自己的父親住上了村里最好的房屋,羞愧難當,從此轉變了對待老人的態度。
2年來,張大生先后為行走不便的94歲黃聚發、93歲周生明、97歲吳國憲、93歲張堂、97歲梁忠賢5位抗戰老兵購買了輪椅,為使老人們坐著舒服,他給每個輪椅設計安裝了棉墊。為解決老人的吃水問題,他為這些抗戰老兵分別打了水井,購買了無塔供水器、抽水機等供水設備。每逢張大生來訪,這些抗戰老兵像見到久別的親人一樣握住他的手,久久不愿松開。
張大生在照顧抗戰老兵的同時,又做出了讓許多人為之動容的事,他為確山縣乃至駐馬店市的每一位抗戰老兵披麻戴孝,養老送終。今年5月份,確山縣瓦崗鎮劉老莊村94歲的抗戰老兵郭景科去世了,他像親生兒子一樣把老人送走。如今,張大生已為確山縣、西平縣、遂平縣的5位抗戰老兵養老送終,群眾們都說,親生子女也不過如此,張大生真是好樣的。
關注基層 升華大愛內涵
精準扶貧,他當仁不讓。脫貧攻堅戰役中,張大生拿出了在部隊時的拼勁,爭當脫貧攻堅排頭兵,積極投身到脫貧攻堅戰役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共產黨人的大愛。
2017年5月,張大生在駐村工作隊的協助下,組織該縣瓦崗鎮蘆莊村組的43名貧困戶及其家屬近60人,在村委會和他們交流脫貧經驗,并個人出資為每戶購買了價值150元的生活物資。
2017年冬至節氣當天,張大生召集確山縣黃樓村近80戶貧困群眾,和他們一起包餃子,并準備了豐盛的過節食品,還為每戶準備了價值150元的過節禮品。
2016年,張大生出資10萬元支持確山縣新安店鎮段莊村美麗鄉村建設,幫助該村修建了健身廣場,配備了健身器械、燈光音響等設施。為解決所住小區居民的安全問題,他自費為所住的小區安裝路燈和監控設備,維修、硬化路面1600平方米。
脫貧攻堅活動開展以來,張大生積極響應確山縣脫貧攻堅的號召,多次走村串戶,訪貧問苦。2017年、2018年先后出資6萬多元為新安店鎮段莊村、雙河鎮唐莊村264多戶貧困戶購買雞苗和養雞設施,并高于市場價回收,僅此一項,就帶動200多戶村民摘掉貧困戶的帽子。
2018年三夏期間,張大生又組織農機農業專業合作社的收割機免費為貧困戶收割小麥、玉米1000多畝,幫助10多名貧困群眾購買收割機加入合作社,帶領他們外出收割農作物,增加收入。
關愛教育 凝聚大愛力量
在脫貧攻堅中,張大生還把目光投向困難學生,為他們的成長出資出力。
2016年至2017年期間,張大生在該縣開展的金秋助學活動中,為77位考上大學的貧困學子每人資助價值600元的生活及學習用品。
2018年,他為參加高考的貧困學子每人資助價值800元的生活及學習用品,讓他們感受到了親人般的關懷。
2016年至2018年期間,張大生每年出資10萬元為確山縣一中、二中設立獎學金,獎勵那些品學兼優家庭貧困的孩子。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張大生雪中送炭的善舉,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2017年,張大生投資35萬元在新安店鎮段莊村建起一個130平方米的留守兒童之家,邀請專業人員開展送醫、送教、送服務等活動,征集兒童喜歡的書籍,開展幫扶活動,解決外出打工困難家庭的后顧之憂。
2018年六一兒童節當天,張大生又為瓦崗鎮劉老莊小學捐贈書包100多個、棉被7床、健身器械3套等,價值1萬多元,幫助山區小學改善教育教學設施和學生的學習、生活環境,看到孩子們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張大生心里也是樂開了花。
關注民生 書寫大愛人生
脫貧攻堅活動開展2年多來,張大生積極參與確山縣總工會、團縣委、縣婦聯、縣殘聯、縣民政局等單位組織的各種送溫暖、獻愛心活動。每年,他向社會捐贈的愛心款及物資在8萬元以上。
張大生還熱心支持確山縣的體育事業,積極贊助籃球賽、足球賽。2017年5月,駐馬店市組織開展“天中最美母親”表彰活動,他出資2.3萬元,為10位“最美母親”每人購買了1臺洗衣機并送到家中。
2017年,他出資購買設備,組織成立了確山縣“蛟龍”水上義務救援隊,開展救生培訓,參與救援活動。附近十里八村,哪里出現險情他們就出現在哪里,只要一個電話他們就立刻趕到現場。
20多年來,樂善好施的張大生以仁愛之心、用大愛之筆書寫人生,累計幫助困難群眾達2萬人次,先后向社會公益事業捐助150多萬元。
張大生做好事不追逐名利,穿衣不追求名牌,衣著非常樸素,平時穿的衣服不足100元錢,他對自己節儉再節儉,但只要誰有了困難需要幫助時,他對錢從來沒有在乎過。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做文明確山人,成了張大生人生的追求。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農民日報》等多家媒體多次對他進行專題采訪和跟蹤報道。
近年來,他先后入選中國好人榜、駐馬店市道德模范、駐馬店好人、確山縣道德模范等,2018年4月,他獲得駐馬店市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
一刀一鐮揮灑勤勞本色,一厘一毫書寫大愛人生。多年來,張大生堅持把無私奉獻作為自己生命中的應有之義,把播撒愛心作為自己的人生追求,用大愛書寫著平凡而精彩的人生。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