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下“黏雨” 原是蚜蟲作祟
摘要:路面黏糊糊車輛油膩膩大樹下“黏雨” 原是蚜蟲作祟園林局:降溫降雨可有效控制□全媒體記者 王永良本報訊 “明明是晴天,行道樹兩側卻“細雨”紛
路面黏糊糊車輛油膩膩
大樹下“黏雨” 原是蚜蟲作祟
園林局:降溫降雨可有效控制
□全媒體記者 王永良
本報訊 “明明是晴天,行道樹兩側卻“細雨”紛紛,走在樹下,看到路面黏糊糊的,樹下的車輛油膩膩的。”11月4日,市民肖先生撥打本報新聞熱線反映,這些液體粘在衣物上、車上難以清洗,很多市民叫苦不迭,市民希望綠化部門及時防治。
11月4日上午,記者在市文化路市第三十六小學附近看到,道路兩旁種植的黃山欒樹下,一片片污漬,停在樹下的車上落滿了黑色的黏黏的物質。陳女士在該路中段的桂月園小區居住,最近她每次在文化路散步時,都會感到路兩旁的行道樹在下“毛毛雨”,用手摸摸脖子還黏糊糊的。她停在路邊的車子沾滿了“油漬”。“自從道路出現‘滴油’的情況后,路面清掃起來很麻煩。這東西黏性很強,不用水沖洗的話,根本打掃不干凈。”負責清掃該路段的環衛工人說。
隨后,記者發現市天中山大道、平安街、十三香路北段、金雀路都出現了行道樹生蚜蟲現象,主要集中在黃山欒樹上面。
為此,記者將情況反映給市園林局綠化科研所相關負責人李春枝。
李春枝說,氣候溫暖、雨水較少的年份,有利于蚜蟲繁殖。李春枝告訴記者,市民不必太擔心,蚜蟲泛濫危害樹木生長,但蚜蟲本身和分泌物對人體無害。蚜蟲的分泌物對人體無害,只是黏糊糊的會讓人反感,建議市民出門做好眼、鼻、口的防護工作,避免蚜蟲飛入造成不適。
“從目前的情況看,蚜蟲雖然來勢洶洶,但我市的降溫降雨天氣過程,對后期蚜蟲大規模爆發,將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李春枝說,目前市區大部分黃山欒樹已進入冬季枯葉落葉期,蚜蟲對樹木的生長影響不大。李春枝表示,視近期天氣情況變化,如果近期的降雨不能控制蚜蟲的生長,綠化部門將視情況采取藥物防蟲措施。
(線索來自本報新聞熱線2830110,線索提供人王先生獲得二等獎。)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