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波堅持無償獻血20載
摘要: 難忘那位患者感激的眼神于波堅持無償獻血20載加入應急獻血分隊幫助更多人□晚報記者 蘇莉 通訊員 趙瀛 文/圖 于波榮獲我市“百次獻血英雄獎”。獲獎證書。本報訊
難忘那位患者感激的眼神
于波堅持無償獻血20載
加入應急獻血分隊幫助更多人
□晚報記者 蘇莉 通訊員 趙瀛 文/圖
于波榮獲我市“百次獻血英雄獎”。
獲獎證書。
本報訊“堅持20年無償獻血,真的讓我們敬佩!”“于大哥是個好人,大家在他的感染下,也經常做好事兒。”……昨天,在市中心醫院,當大家說起同事于波時,都由衷地稱贊。不久前,52歲的于波榮獲我市“百次獻血英雄獎”。獲得這個獎項,意味著無償獻血累計超過100次。
愛心匯聚救人命
他被深深觸動
“1998年,醫院來了一名外傷大出血病人,需要輸血急救。”市中心醫院辦公室工作人員于波對記者說,1998年10月的一天,醫院收治了一名外傷大出血病人,急需輸血,但血站的血液庫存不多。醫院動員大家獻血,當時他和同事都積極前往。這名患者是AB型血,正好與于波相同,于波就為患者獻血。
幾天后,在醫務人員的緊急搶救下,這名患者病情平穩。患者和其家人非常感激幫助過他們的愛心人士。
因為這次愛心救助,于波深深認識到血液對患者的重要性。于波說,從患者家屬開始時的欲哭無淚,到患者康復后一家人對愛心人士的感激,他都看在眼里。他決定盡自己的微薄之力,奉獻一份愛心。
從那以后,他開始無償獻血。沒想到的是,這條路他一走就是20年。
無償獻血二十載
他很淡然
迄今為止,于波已獻血101次,累計獻全血7000毫升、血小板66個治療單位,相當于正常人體總血量的4倍。
“我在獻血前一周會優化飲食結構,否則血液質量可能不達標。”于波說,在他的感染下,身邊的不少同事和朋友也加入無償獻血的行列。
于波對記者說,《天中晚報》每周都會刊登市中心血站各種血型庫存情況,他和很多無償獻血者都很關注。
“1999年上半年,有一次我去中心血站獻血,得知那幾天AB型血庫存充足,不需要再采集。即使采了也沒用,因為血漿保質期很短,過期就不能使用。”于波說,他感覺供血與用血之間的信息存在隔閡,獻血者可能要白跑一趟,血站也無法合理優化血液庫存。于是,他和一些獻血者建議,不間斷地公布血液庫存情況和獻血聯系方式。這個辦法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并很快實施。
加入應急獻血分隊
幫助更多人
昨天,記者在于波家看到兩個袋子。一個袋子中裝的是他從1998年到現在的厚厚一疊獻血證,另一個袋子中裝的是各種獲獎證書。如今,于波的獻血證已經有31本。于波先后榮獲駐馬店市無償獻血十大杰出人物,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銀獎、銅獎。
回顧這20年的無償獻血生涯,于波說,他一直遵循《獻血法》的規定獻血,定期獻血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
“我還加入了全市的應急獻血分隊,哪里有重傷員需要什么型號的血,隊里相應血型的志愿者就會積極響應。每當此時,我作為一名隊員,就會深深感動和自豪。”于波對記者說,想到自己的血液可能使患者重獲新生,他感到無比欣慰。
于波告訴記者,當初沒想到自己會堅持獻血20年、突破100次。“我今年52歲,離國家規定的獻血年齡上限還有8年。我要好好鍛煉身體,爭取在這有限的時間內繼續無償獻血,救助更多人。”他說。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