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醫生帶“針”上班 醫者大愛感動眾人
摘要: 中國青年網贛州9月27日電(葉功富 記者 鄧洪海)近日,一組“帶‘針’上班”的照片在江西大余一些市民的朋友圈里迅速擴散。照片中,一名穿著白大褂的
中國青年網贛州9月27日電(葉功富 記者 鄧洪海)近日,一組“帶‘針’上班”的照片在江西大余一些市民的朋友圈里迅速擴散。照片中,一名穿著白大褂的醫生,右手扎著針灸,正在查看病人的檢查報告,給病人開醫囑,照片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有網友評論:“忘我大愛,以人為本,醫德崇高,為醫生的敬業精神點贊!”
帶“針”上班的彭琳云 。
據了解,照片中的女醫生是大余縣人民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彭琳云,這組照片是該院護士長劉靜蓉9月18日上午偷偷拍攝的。
彭琳云給新生兒檢查身體。葉功富 攝
這組照片背后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呢?9月19日上午8時左右,記者來到大余縣人民醫院,在住院大樓10樓手術室門口等待了一個多小時后,見到了帶病堅持工作的彭琳云。此時的她剛剛結束了一例手術。
“其實也沒什么,就是覺得病人其實也很辛苦的,我這個手也沒什么大問題。”聊起照片的事,彭琳云說道。
近段時間,大余縣人民醫院婦產科的手術比較多,作為主治醫師的彭琳云每天都是好幾臺手術連軸轉,長時間拿著手術刀導致彭琳云的右手手臂疼痛。當天上午,在醫院理療科接受針灸治療的她,沒多久就接到會診電話,就急著趕回來上班。
“當時也沒想那么多,只是覺得一線醫生真的很辛苦,所以就將這組照片轉發在了朋友圈。”該院120急救中心主任胡斌告訴記者,后來經過同事們的轉發點贊,沒想到這組照片走紅網絡。
彭琳云查看產婦的檢查報告。葉功富 攝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今年是彭琳云在醫院婦產科工作的第十八個年頭,18年來,由于醫術精湛,責任心強,服務熱情,每天來找她看病的病人絡繹不絕。彭琳云平均每天要做兩三臺手術,多的話要做五六臺。有的時候從早晨8點多進手術室,一直到晚上才從手術室里出來。忙起來時,午飯都顧不上吃。
婦產科的手術類別很多,遇到婦科腔鏡手術等大型手術時常常需要三四個小時,醫生在手術臺前一站就是八九個小時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像這樣的忙碌,彭琳云都已經習以為常了。
“作為主治醫師的她,每天都很忙,確實沒時間去接受治療,所以就這樣拖著。”婦產科的同事楊麗心疼地說道。
到了彭琳云查房的時間,我們跟隨她來到了患者謝女士的病房。剛進病房,就聽到謝女士連聲感謝:“彭醫生,太感謝你了!”。
彭琳云照看新生兒。葉功富 攝
2010年,謝女士懷上了第一胎,在其他醫院早產下了第一個寶寶,可是第二天就夭折了,她遭受了沉重的打擊。六年后,好不容易又懷上第二胎的謝女士,又面臨早產的危險,經檢查可能會有胎盤早剝的癥狀,當時她的血壓也比較高。經過彭琳云精心手術,她剖腹產生下了第二個寶寶,現在孩子非常健康。
如今這個算是第三胎,這一胎比第二胎更危險,謝女士直接找到了彭醫生。目前大人和小孩的情況都比較穩定。
“既然我們選擇了醫生這一行,就應該愛上這一行,彭醫生,值得我們學習。”胡斌夸贊道。
面對別人的夸贊,彭琳云表示:“只要不影響工作,病人需要我,我必須堅持住,病人的痛苦得到了解脫,什么勞累呀,辛苦啊,都是值得的!”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大河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